特朗普对我们喊话了!在与韩国国务总理韩悳洙通电话之后,特朗普对我们喊话了。特朗普

清音绕耳旁 2025-04-09 14:32:40

特朗普对我们喊话了!在与韩国国务总理韩悳洙通电话之后,特朗普对我们喊话了。特朗普声称,中国也非常想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待他们的电话。这话听着像给中美关系留了个台阶,实则是老套路的舆论施压——先给中国扣上“急于求和”的帽子,再通过媒体造势把水搅浑,想逼着中方先服软。 可明眼人都清楚,这招在如今的中美博弈里,早就不好使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就把话挑明了:“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我们必将奉陪到底。”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看看过去几年美国的“极限施压”怎么碰得头破血流就明白了。 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特朗普以为加征关税就能让中国低头,结果呢?中国一边用稀土出口管制、RCEP自贸协定稳住基本盘,一边在新能源、5G领域闷头搞突破。到2024年,美国对华5500亿美元关税不仅没压垮中国出口,反而让自己的消费者每年多掏6000亿美元,连家得宝创始人都骂这政策“愚蠢透顶”。 现在特朗普又玩这手,无非是想借着大选前的舆论热度,给自己捞点“强硬对华”的政治资本,可中国早过了被吓住的阶段。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中国也想谈,为啥不主动打电话?答案很简单:谈可以,但得站着谈。美国现在的做法,一边要求中国“展现诚意”,一边在南海派军舰搞“自由航行”,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试探红线,还把华为、中芯国际列在实体清单里不放。 这种“一边挥拳头一边递橄榄枝”的做派,中国怎么可能接招?没有平等和尊重的“合作”,本质就是一场收割。中国不吃这一套,要谈可以,先把关税取消、科技封锁松开、霸权架子放下,这是谈的前提。 再看特朗普急着喊话的背后,藏着多少美国的焦虑。2025年开年,美国对华贸易数据挺有意思:虽然关税加到34%,但前两个月中美贸易额反而增长3.5%,可美国的CPI却因为进口商品涨价涨到6.8%。 这说明啥?美国消费者用脚投票,离不开中国商品,可特朗普政府为了政治正确就是不肯松口。 更麻烦的是美国国内的分裂,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吵得不可开交,参众两院少数党领袖都公开批评关税政策会拖垮经济,连马斯克、库克这些商界大佬都悄悄给白宫递话,让特朗普别再折腾。这种内忧外患下,特朗普只能靠“中国急于求和”的谎话给自己打气。 美国以为不打电话就是中国慌了,却没看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韧性——你加关税,我就走第三方转口;你搞科技封锁,我就砸钱搞自主研发;你拉拢盟友围堵,我就用“一带一路”把朋友圈扩大。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美国的施压像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到现在还没明白,中美博弈早就不是简单的“谈还是不谈”,而是两种发展模式的比拼。美国靠金融霸权薅全球羊毛,中国靠实体经济和多边合作攒口碑;美国搞“脱钩断链”让盟友选边站,中国用RCEP、金砖扩容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 当美国还在纠结关税数字怎么涨的时候,中国已经在东盟建了10个跨境电商中心,在中东签了30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协议,在非洲修了1.2万公里的铁路。这些“不声不响”的动作,才是中国应对博弈的底气所在——你急我不急,你乱我不乱,把自己的事办好,比啥都强。 现在的问题回到特朗普这儿:他等的那通电话,真的会响吗?中国早就说过,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带着诚意来。如果美国还是抱着“我永远高人一等”的心态,把对话当施舍,把协议当讹诈,那这通电话可能永远等不到。 毕竟,在国际交往中,没人会对着一个举着拳头的人笑脸相迎。就像当年苏联用武力威胁中国,最后等来的是独立自主的改革开放;现在美国用霸权施压,等来的只会是中国更坚定的反制和更稳健的发展。

0 阅读:2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

清音绕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