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让步之后,美国副总统迅速前往印度访问:此次访问成败至关重要! 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对美国加征的26%关税采取报复措施,主要是因为双方正在推进贸易协议谈判,并且希望借助“非互惠贸易安排”条款争取关税缓征的机会。白宫对印度的这一态度大加赞赏,随即派出副总统万斯以及安全顾问沃尔兹访问印度。美国期望将印度树立为典范,以此向中方施加压力。 其实印度心里跟明镜似的。美国这 26% 的关税看着凶,实际上是 “温柔一刀”。印度对美贸易额占 GDP 不到 3%,而且美国还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尤其农业和服装行业依赖度高。要是直接报复,受伤的反而是自己。更关键的是,印度正和美国谈 “非互惠贸易安排”,想借着这个条款争取关税缓征。 说白了,印度就是想拿 “暂时低头” 换长期利益,这招 “以退为进” 在莫迪政府手里玩得炉火纯青。但印度也不是吃素的。美国想把印度打造成 “中国替代者”,可印度制造业的底子太薄了。电力供应缺口 15%、物流成本是中国的两倍、港口效率只有中国的 60%,工业互联网覆盖率不足 10%。这些硬伤让印度根本扛不起 “去风险” 大旗。印度前驻华大使康特说得更直白:“印度不会成为美国的附庸,我们要的是‘去风险’,不是和中国脱钩。” 美国打的算盘挺精:先给印度点甜头,再树个 “听话典范”,最后逼着中国让步。但这如意算盘在印度这儿碰了钉子。印度一方面和美国谈半导体合作、签军售协议,另一方面又和中国保持着每年超 1200 亿美元的贸易额。 莫迪政府心里清楚,得罪中国的代价可比得罪美国大得多。更搞笑的是,美国所谓的 “去风险” 战略其实是在拆自己的台。印度制造业不行,美国企业又不愿意技术转让,双方合作根本谈不拢。就拿苹果产业链转移来说,印度组装的 iPhone 良品率只有 50%,成本反而比中国高 10%。这种 “吃力不讨好” 的买卖,美国企业可不傻。 万斯这次访印,表面上是 “战略对话”,实际上就是来当说客的。但印度早就摸透了美国的脉门:要技术支持,要高端产业转移,要缓征关税,就是不想当炮灰。美国想让印度在 “印太战略” 里当马前卒,可印度连 “四方安全对话” 都不想玩得太深入。 这种 “各怀鬼胎” 的合作,能谈出啥结果?其实美国的问题出在太把自己当回事。当年特朗普访印,军售协议签了 30 多亿美元,结果印度转头就买了俄罗斯的 S-400 导弹系统。现在万斯来谈贸易协议,印度肯定还是老套路:要好处可以,站队免谈。美国要是硬逼着印度选边站,说不定会把印度推向中国怀抱 —— 毕竟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邻国。 印度的选择其实给很多国家提了个醒:在大国博弈中,“骑墙” 未必是坏事。既不想当美国的 “耗材”,也不想得罪中国,这种 “左右逢源” 的策略虽然难,但确实能让国家利益最大化。而美国的 “去风险” 战略,说白了就是冷战思维的变种,在全球化时代根本行不通。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美国的 “去风险” 战略能成功吗?印度这种 “骑墙” 策略,是聪明还是投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中方拒绝让步之后,美国副总统迅速前往印度访问:此次访问成败至关重要! 印度明确表
洛风阐社会
2025-04-09 12:16:42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