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张忠谋再次语出惊人: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不仅如此,他又一次强调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他说: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张忠谋这话听起来挺刺耳的,但细想背后的弯弯绕绕,确实让人捏把汗。这位台积电的创始人,1962 年就入了美国籍,大半辈子都在德州仪器这样的美国企业里打滚,骨子里早就是美国思维了。 他说 “中国无能为力”,其实是站在美国立场上的判断,但这话背后藏着的,却是台积电吃着中国饭砸中国锅的现实矛盾。 当年台积电在台湾建厂的时候,大陆市场还没完全开放,那时候他们的客户主要是美国的英特尔、高通这些公司。 可后来大陆的电子产品爆发式增长,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崛起,台积电的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 特别是华为,一度成为台积电第二大客户,每年给的订单占台积电总收入的 15% 到 20%。 这就好比一个饭馆,刚开始靠洋人吃饭,后来中国人多了,饭馆赚得盆满钵满,结果老板突然说 “我是洋人,要听洋人的话,以后不卖给中国人了”。 现在美国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逼着台积电断供先进制程芯片,张忠谋不仅不反对,还跟着说 “中国无能为力”。但实际上,台积电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占台积电销售额的 16%,虽然比之前的 30% 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 而且,中国每年从台湾进口的商品里,56% 都是机电产品,大部分都是芯片。要是真断了大陆的订单,台积电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在美国的压力下,正一步步变成 “美积电”。美国要求台积电停止向大陆出口 7 纳米及以下的先进芯片,还逼着他们在美国建厂,投资金额从 400 亿美元加到 1650 亿美元。 但美国的生产成本比台湾高得多,电力、土地、人工都贵,还缺乏成熟的供应链。台积电在美国建厂,不仅要面对技术外流的风险,还要把核心专利拱手相让。 这种情况下,张忠谋还说 “中国无能为力”,其实是在为美国的战略背书,把台积电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不过,张忠谋可能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这些年大陆半导体产业进步神速,华为的麒麟芯片、长江存储的闪存,都在突破技术封锁。 特别是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比如氧化镓,中国已经实现了 8 英寸单晶的量产,成本只有碳化硅的五分之一。 美国的制裁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2024 年国产芯片产能占比已经突破 35%。这就好比当年美国封锁苏联,结果苏联反而搞出了自己的航天体系。 张忠谋的言论,本质上是台积电在中美博弈中的无奈选择。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 65% 的营收来自苹果、英伟达这些美国客户,在美国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牺牲部分中国市场。 但这种 “吃里扒外” 的做法,最终可能让台积电两头不讨好。美国想把台积电变成 “美积电”,而中国市场的流失也会削弱台积电的竞争力。 就像当年美英澳搞 AUKUS 协议,结果被中国军舰绕着澳大利亚转了一圈,反制措施直接让美国的核潜艇部署计划陷入尴尬。现在的台积电,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后坐力。
台积电张忠谋再次语出惊人: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不仅如此,他又一
谈天鉴夕朝
2025-04-09 10:55: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