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三年了,依旧住在东宫,只因他的老父亲李渊迟迟不肯搬出太极宫,为此连他的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09 09:32:14

李世民登基三年了,依旧住在东宫,只因他的老父亲李渊迟迟不肯搬出太极宫,为此连他的登基大典都是在东宫办的。这三年来,李世民对李渊是软磨硬泡,甚至一狠心把太极殿里的下人都遣散了。即便如此,李渊还是不搬。 李世民是李渊的二儿子,当年李渊并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而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打算将位置传给李建成。然而李渊忘了个心眼,他将李建成封为太子,却将军权交给了李世民,导致两个儿子都视对方为眼中钉,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 在这场战争中,李世民赢了。他杀掉了兄弟,逼着李渊将皇位让给了自己。李渊心中不快,对这个儿子很是厌恶。即便无奈退位,他也要给李世民添堵! 眼看着李世民的登基大典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可太极宫还没有腾出来,大臣们心里着急,但谁也不敢站出来问。李世民忍无可忍,只好自己跑到太极宫对李渊一顿暗示,但李渊稳如泰山,不管怎么暗示他都目不斜视,假装听不懂。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捏着拳头在东宫办了仪式。他如今已经得到了皇位,就要注意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强行逼迫父亲搬出去,否则会落个无君无父、忤逆不孝的罪名。 但李世民一直没放弃,他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想让李渊尽快搬走。 恰好登基后,老天久不见降雨,田间地里都干旱得厉害,农民没有收成,明年势必会闹灾荒。对此,有个大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振振有词地说:“想必是后宫中待嫁的宫女比较多,她们到了年纪,却不能出宫嫁人,自然怨气冲天,导致天都不下雨了。” 旁人听了都觉得好笑,然而唐太宗听了却点点头,说道:“说的也有理,那朕就送一批宫女出宫吧,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然而李世民干的事却和他的说法对不上号,他直接从李渊宫里调走三千名宫女送出宫去了,其余宫里不过只送走几个宫女,就好像是充数一样。 旁人看出此事有问题,但不敢多言,李渊心里也跟明镜一样,他知道这是儿子在撵他。毕竟没了人伺候,事事都受限,生活也没有那么舒心,跟住冷宫没什么区别。 当时李渊并不在意这些,他假装无事发生,照样过自己的休闲生活。 李世民看这个方法不管用,便索性敞开天窗说亮话,直接对李渊说:“父皇,儿臣每日尽心竭力处理政务,然而事务繁多,人员往来也多,如今东宫有些拥挤了。 没想到李渊却说:“不必担心我,我在太极宫住得挺好,不觉得逼仄烦心。”这一句话就把李世民接下来准备要说的话都堵住了,李世民张了张嘴,竟一时无言,于是便站起来告退了。 出了太极宫以后,李世民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他没想到老爷子这么执拗,如此,只能采取一些狠辣的手段了。 李世民先拿李渊的心腹开刀,首当其冲的是大臣裴寂。裴寂跟着李渊很多年了,对李渊忠心不二。李世民罢免了裴寂的官职,称他年纪大了,为了照顾他,所以让他回家养老。 把李渊的心腹臂膀瓦解掉之后,李世民又开始翻陈年旧事。当年,刘文静被小妾诬蔑,说他有谋反的心,李渊却听信谗言,错杀了刘文静。 这本来就是一桩李渊不愿意再提的难堪事,李世民却重新再提,不仅为刘文静平反,还厚待了他的子孙后代。李世民这事办得很好,一箭双雕,既恶心了李渊,自己也得了好名声。 李渊气得够呛,同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看清了风向。显然,如今即便太上皇霸占着太极宫,但天下大权已经是李世民的了。之后,臣子们纷纷站队,都不再跟随李渊了。 李渊终于松了口,决定搬出太极宫,也是希望李世民能对自己好一点。李世民却还没满意,他将李渊安置到了太弘宫,那是他皇子时一直住着的宫殿。殿里既不豪华,也不精致,显然当年李渊对李世民是不怎么上心的。 李渊搬进太弘宫以后,心里有气,却也无处发泄,毕竟这是当年自己命令建造的房子。不过他也没闲着,既然没有了朝廷大事,那他自然要享乐,不能委屈自己。 李渊身边的漂亮妃子依旧很多,他隔三差五地召见嫔妃,短短几年,妃子们就生了十多个孩子。李渊用这样的方式来膈应李世民,对此李世民却能接受,毕竟跟皇权相比,生孩子是小事,皇家也不缺那几个养孩子的钱。 再说了,李世民对李渊是有限制的,他不允许李渊出门,其实也就是禁足。人老了就爱四处逛逛,李渊连这点自由也没有。这样的父子关系,也算是比较罕见了吧。      

0 阅读:50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