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喊:"家里有狗,快回家!" 1947年的甘肃庆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国民党军队进驻庆阳后,在城门、十字路口、街道要道都布置了岗哨,严密盘查出入城的行人。 胡宗南在占领庆阳的第一天,就在城内张贴告示,悬赏搜捕共产党员。国民党军队挨家挨户搜查,任何看起来可疑的人都要被带回军营审问。 在这座被封锁的城市里,一个叫陈斌的年轻人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庆阳政府大楼。他穿着整洁的布衣,背着一个旧书包,神情平静地走过层层盘查。 陈斌是庆阳政府的一名普通秘书,每天负责整理文件、传递公文。他的工作表现一直中规中矩,从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然而在这个普通秘书的身份背后,陈斌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他利用在政府工作的便利,为党组织传递重要情报。 为了保护同志们的安全,陈斌精心设计了一套联络方式。他将党员们分散安置在城北的几个院落里,平时互不往来,只在必要时才通过暗号联系。 在陈斌的周密安排下,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一直安全进行。即使国民党军队在城里大肆搜查,也始终找不到任何线索。 1947年3月1日深夜,庆阳城北一处普通的院落里传来了敲门声。门外的人用暗号敲了三下,自称是组织派来的"老四"。 当时已经入睡的陈斌匆忙起身开门,迎接他的却是冰冷的枪口。数十名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瞬间涌入院落,将所有房间团团围住。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夜袭中,藏身于此的地下党员几乎全部落网。这次行动的成功源于两个叛徒:何玉林和谷老四,他们掌握着地下党联络的暗号和活动地点。 被捕的共产党员被押送到国民党在庆阳的特务处。敌人认为陈斌的身份特殊,一定掌握着重要情报,因此对他实施了最严酷的审讯。 连续几天的审讯毫无进展,国民党特务处的长官大为光火。他们无法从这些共产党员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特务处的长官转变了策略,决定用这些共产党员的生命来震慑庆阳的百姓。他下令将陈斌等人押往刑场,准备公开处决。 但在此之前,这位长官还设计了一个更为阴险的计划。他让何玉林和谷老四混在围观的人群中,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抓获更多前来营救的共产党员。 特务处还在城里散布消息,说三天后将在城北的旷野处决这批共产党。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庆阳城。 国民党的人认为,共产党最重视同志情谊,一定会组织营救行动。他们在预定的行刑地点周围,埋伏了大量武装人员。 处决的日子定在三月四日上午,特务处要求百姓们必须到场观看。这个命令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民众亲眼看到背叛政府的下场。 为了防止有人趁机营救,特务处在刑场周围布置了三道警戒线。每个岗哨都配备了机枪,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即开火。 在押送犯人的路上,特务处还专门安排了一支荷枪实弹的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就是确保犯人安全到达刑场。 就这样,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正在庆阳城内慢慢展开。国民党打算用这次行动,一举摧毁庆阳的地下党组织。 在行刑当天,庆阳的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他们送别的不是叛徒,而是为了人民利益而战斗的共产党员。 李叶带领的营救小组也混在人群中,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他们身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分散在不同位置,随时准备展开行动。 押送队伍缓缓走来,陈斌和其他同志虽然伤痕累累,但依然昂首挺胸。他们用坚定的步伐,向庆阳的百姓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就在陈斌环视四周时,他看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李叶和两个叛徒。他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陷阱,必须立即警告前来营救的同志。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陈斌突然挣脱束缚,大声喊道:"家里有狗,快回家!"这句看似毫无意义的话,却是在提醒同志们现场有叛徒。 国民党士兵立即将陈斌按倒在地,但他的警告已经传达出去。李叶立即明白了陈斌的用意,带领营救小组迅速撤离。 枪声响起的那一刻,陈斌等同志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的牺牲不是徒劳的,因为营救小组安全脱险,革命力量得到了保存。 1949年5月,当李叶重返庆阳时,她立即着手调查当年的叛徒案。作为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她有了更多资源去追查真相。 通过细致的调查,李叶发现叛徒何玉林一直躲藏在庆阳城内。他白天深居简出,夜晚才偷偷外出采购生活物资。 另一个叛徒谷老四也很快落网,并交代了当年出卖同志的全部经过。这两个叛徒的供述,还原了1947年那个夜晚的真相。 1950年4月,谷老四在当年的刑场接受了审判,付出了背叛革命的代价。何玉林则因精神崩溃,在狱中走完了罪恶的一生。 1975年,李叶同志离世时,各级党委都送来了花圈,庆阳的百姓们自发前往送别。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老战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09 09:16:50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