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这位穿着清末时期的衣服的外国姑娘,看上去,你别说还挺像回事的,其实那时候应

漫步岁月静好 2025-04-08 23:11:02

照片上这位穿着清末时期的衣服的外国姑娘,看上去,你别说还挺像回事的,其实那时候应该还挺流行有钱人娶洋媳妇的。 话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上海外滩最阔气的礼查饭店办了场稀奇婚礼,新郎是宁波来的茶叶大王周老爷,新娘子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当新娘子给公婆敬茶时,老太太手一抖,盖碗茶泼了自己满身,这可比当年看见黄浦江上的铁甲船还刺激。 那会儿天津卫的买卖人最精,发现娶个洋媳妇比雇十个翻译都管用,做军火生意的孙掌柜,自从娶了德国军火商的侄女,克虏伯大炮就跟卖糖葫芦似的往回运。 北京城的老古板们气得直跺脚,可架不住租界里的混血小少爷们满街跑,天津怡和洋行的买办王家,五个儿子娶了英法美德俄五国媳妇,过年吃团圆饭活像开万国博览会。 最绝的是他家老太太,拄着龙头拐杖指挥着洋媳妇们包饺子,愣是把三鲜馅教成了芝士海鲜味,当然这些洋媳妇也不全是摆设。 汉口茶商老李的英国太太,硬是把武夷山红茶卖进了白金汉宫,有次维多利亚女王问茶叶哪来的,她拎起旗袍行个蹲礼:回陛下,这是我婆家福建老宅后山种的,把英国贵族们唬得一愣一愣的。(娱乐一下) 当然也有闹笑话的,杭州丝绸商娶了个巴黎姑娘,新娘子非要穿露肩婚纱拜祖宗牌位,把族里长辈吓得直念《金刚经》,最后还是老太太有办法,掏出件绣金凤的霞帔往婚纱外头一罩,中西合璧,菩萨也爱看新鲜。 等到了宣统的年间,上海滩已经冒出专门教洋媳妇的妇德培训班,英国淑女学绣花,法国小姐背《女诫》,上课比领事馆谈判还热闹,有次课堂抽查,俄国媳妇把三从四德背成三瓶伏特加,惹得满堂哄笑,这可比茶馆里的相声还精彩。 您要问这些跨国婚姻最后咋样了?1912年清朝玩完了,多少混血少爷小姐成了新时代弄潮儿,天津利顺德饭店的混血经理,既能用伦敦腔接待洋人,又能说天津话招呼车夫。 那些当年惊掉下巴的老顽固们怕是想不到,他们看不惯的"洋婆子",反倒给子孙留了条活路。 这篇文章只是形容清末的有钱人娶洋媳妇,当成故事娱乐一下。

0 阅读:22
漫步岁月静好

漫步岁月静好

漫步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