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珍的哥哥,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功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江西永新的一家茶馆中,年少的贺敏学常常流连于《水浒传》的世界里,这个1904年出生的商户之子,与好友袁文才一同沉醉于梁山好汉的侠义故事,正是这些充满反抗精神的文学熏陶,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埋下了火种,十六岁时,他进入吉安阳明中学求学,在这里接触到了进步思想,革命的理想开始在少年心中萌芽。 贺敏学的思想转变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1925年,他考入军官子弟学校,最初加入国民党,但很快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他毅然选择了共产党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个妹妹贺子珍、贺怡也都成为了地下党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革命家庭。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贺敏学扮演了关键的“牵线人”角色,当时的井冈山上盘踞着王佐、袁文才两支地方武装,他凭借与这些地方势力的良好关系,成功调和了红军与地方武装之间的矛盾,他深知这些地方武装虽出身草莽,却也怀有反抗旧制度的朴素愿望,通过耐心引导,他促成了这些力量与红军的合流,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场上,贺敏学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领导的永新暴动成为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里程碑,而后又在井冈山时期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部成为渡江战役的先锋之一,为革命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投身国家建设事业,在华东军区主持防空工作期间,他为上海的战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在福建任职副省长,积极推动福州、厦门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出一个革命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贺敏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甘于奉献的胸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确定干部待遇时,他主动申请将自己的行政级别从七级降至八级,就是为了给同事创造更多晋升机会,这种无私的品格,在当时的高级干部中并不多见。 在1967年的特殊时期,面对政治风波,贺敏学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叶飞遭受不白之冤,他挺身而出,坚决维护真理,即使这种行为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但他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骨气,拒绝违心指认他人。 贺敏学一生谦逊低调,从不居功自傲,即使与毛泽东有着特殊的亲戚关系,他也始终保持着朴实的作风,毛泽东曾给予他“三个第一”的高度评价: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渡江第一,然而,这些荣誉并未改变他淡泊名利的本色。 1988年,贺敏学在福州离世,享年84岁,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最波澜壮阔的岁月,亲历了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主的伟大转变,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他用毕生精力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品格。 信息来源:黄仲芳著. 《井冈山斗争时期人物传 上》 2009
1967年,福建副省长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08 19:35:21
0
阅读: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