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度濒临被踢出“新势力前三”的小鹏,这周竟然反杀成了周销冠军。
上周小鹏交付0.75万辆,力压鸿蒙智行旗下三界产品和理想汽车,登顶周榜第一。
这个成绩,不靠玄学,只靠一个字:卷。
回头看小鹏的定价策略,已经不是简单的“性价比”逻辑,而是极限压价+配置直给。
小鹏的的指导价横跨11.98-41.98万元,硬是把价格打进了零跑、比亚迪的区间,同时又能在中高端市场上“摸一把腾势、蹭一下极氪”,精准打在鸿蒙智行(22.98-56.98万)和理想(24.98-52.98万)之间的价格。
而小鹏之所以能打出这一手,是因为它已经不是“特斯拉平替”这么简单了。
今天2025款小鹏X9上市,价格39.98万,要的就是趁热打铁。你想想,在有800V、后轮转向、整车域控、智能底盘的前提下,它的起售价已经直接打到了极氪009和腾势D9的主力区。用“低一个级别的价格、抢高一个级别的市场”,这招能不灵?
更有意思的是,小鹏的布局上下通吃:高端有X9,主力有G6/P7i,入门还有MONA M03。这个产品节奏和价位覆盖,是目前所有新势力中最“紧密”的。
所以今天的问题不是小鹏做对了什么,而是其他新势力还能怎么应对?产品密度、价格锚点和智能化落地,大家得真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