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话称:“如果一定要我走,那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忙着撤往台湾,想带走一批能人撑场面,其中就有海军大将陈绍宽。宋美龄亲自出马,满心以为凭她的口才和蒋的威望,能轻松说服这位老将。可谁知,陈绍宽死活不干,还撂下一句狠话:“要逼我走,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这倔强的态度让宋美龄傻了眼,也让后人忍不住想:一个海军上将,为啥这么硬气? 陈绍宽1889年出生在福建闽县,也就是现在的福州市闽侯县。他家不算富裕,父亲是个船上的管轮,常年在海上跑,可能是受这个影响,陈绍宽从小就对大海着了迷。1906年,17岁的他考进江南水师学堂,开始学航海和机械。那时候的学堂条件简陋,可他硬是靠着刻苦劲儿,1909年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被分到“通济”练习舰干见习生。从这儿起,他跟海军这行算是彻底绑在了一起。 年轻时的陈绍宽就不是个省油的灯。1915年,他还只是个少校副官,就碰上了大事。当时革命党人陈其美想抢“肇和”舰搞乱子,陈绍宽二话不说,带着“海琛”和“应瑞”两舰的水兵冲上去,把叛乱给平了。这仗打得漂亮,他直接被提拔成“肇和”舰的代理舰长,名声一下子传开了。1918年,他又被派到欧洲学技术,在英国亲眼瞧见世界第一艘能带飞机的航母“暴怒号”,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回国后,他立马给海军部写了提案,说中国得造20艘航母,把海军搞强大。可惜那时候国家穷得叮当响,这想法只能搁浅。不过他没泄气,转头就去抓海军人才的培养,憋着劲儿要给中国海军攒点底子。 到了北伐时期,陈绍宽已经是北洋政府海军第二舰队的司令,按理说这身份挺尴尬,可他没犹豫,直接倒向革命,支持北伐。后来中原大战,他又帮着蒋介石打了几场硬仗,慢慢得了蒋的信任。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鬼子打上海,他主张海军主动出击,跟日军硬干,可蒋介石为了保全实力不让打,他只能憋着一肚子火。1935年,他被封为海军一级上将,成了民国海军第一人,这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绍宽真是豁出去了。1937年“江阴海战”,他带着舰队死磕日军,那时候中国海军跟日本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他愣是拼到最后,掩护陆军70万人作战,海军几乎全打光了。武汉保卫战,他又下令用沉船和水雷堵航道,拖住日军脚步。虽然打得惨,可他没光顾着拼命,还想着未来,选了一批人送出国学技术,打算给海军留点种子。抗战胜利后,他看内战又起,心灰意冷,干脆辞了职,回福建老家过起了隐居日子。 1949年初,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退到台湾,想把陈绍宽这块老招牌带过去。那时候陈绍宽已经60岁,身体也不算硬朗,可蒋介石觉得他资历深、威望高,是重建海军的好人选。于是,宋美龄亲自跑一趟福建,带着蒋的命令去劝他。 宋美龄那趟去得很低调,可目的很明确。她找到陈绍宽,直截了当说蒋介石需要他去台湾扛起海军。可陈绍宽听完,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就给顶了回去,说自己不想走,要留在大陆。宋美龄不死心,又说了好几轮,说什么台湾是最后阵地,海军不能没他,还搬出蒋介石的期望来压他。可陈绍宽就是铁了心,态度越来越硬,最后直接撂下狠话:“要逼我走,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宋美龄听了这话,脸都僵了,知道再劝也没戏,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国民党还不甘心,又派人上门磨了几次,甚至说好派专机接他。可陈绍宽站在自家院子里,扶着棵老树,冷冷回了句:“我说了不走,逼我我就跳。”来的人看他这架势,也不敢再啰嗦,赶紧撤了。 陈绍宽为啥这么坚决不走?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他打了大半辈子仗,从北伐到抗战,见的血腥和苦难太多了。1949年那会儿,内战还在拖着,他估计是真看不下去了,不想再掺和这种同胞打同胞的破事儿。再加上他老家在福建,根在这儿,年纪也大了,哪还愿意漂洋过海去台湾折腾?再说,他跟蒋介石关系虽然不差,可也不是那种死忠派,蒋介石有些决策他早就看不惯,比如“一·二八”那次不让打日本,他憋的气到现在都没散。 还有人猜,他可能也看清了局势。国民党那时候已经烂到根儿了,去台湾能干啥?重建海军?钱呢?船呢?人才呢?陈绍宽不是傻子,他知道去了也就是个摆设,搞不好还得背一堆骂名。与其那样,不如留在大陆,图个清静。 陈绍宽没去台湾,留在了大陆,后来日子过得还挺平静。新中国成立后,他这老将的经验和名声派上了用场,被请去当了福建省副省长。他没闲着,凭着对海洋的了解,帮着发展渔业和航运,还推了教育,带出一批搞海洋技术的人,给新中国海军攒了点家底。1969年,他因病去世,80岁,算是寿终正寝。
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4-08 17:49:17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