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56岁的左宗棠决意要杀前来投降的董福祥,部下刘松山急得大骂:“我真是

何以为知吖 2025-04-08 15:05:51

1868年,56岁的左宗棠决意要杀前来投降的董福祥,部下刘松山急得大骂:“我真是看错了人!”左宗棠不为所动,挥刀朝董福祥砍去,只听一声巨响,众人都吓得闭上了眼睛,可预料中的惨叫声却并未传出。 左宗棠领兵军中,向来知人善用,对人也没什么偏见,可偏偏对董福祥冷眼相待,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先从董福祥开始说起,董福祥是个颇有侠肝义胆的江湖人,他出生在环县毛井,父亲是当地“哥老会”的大当家。董福祥从小被父亲影响,一心想要学武功行走江湖,与那些光明磊落的绿林好汉交好,小小年纪便带上了一身江湖气,让不少人都有些害怕。 可董福祥却没有欺负平民的心,他一向爱替人打抱不平,当时环县经常被叛军袭击,为了守护家乡,董福祥便利用父亲的声望组织了地方团练,让两个能过命的兄弟前来帮忙,众人自发自愿地团结在一起,保卫了家乡的和平与安宁。 百姓们见他们行正义之事,纷纷赶来参加,队伍便一直壮大。董福祥高兴,可驻守在当地的清朝官员不乐意了。这官员名叫王蔼臣,他不愿意看董福祥做大,便随便捏造了个理由将董福祥抓了起来,要用沸水从他的头顶浇下,想用这样的酷刑将他折磨死。 因为担心董福祥逃掉,王蔼臣特意命人将董福祥关押在囚笼中。董福祥在囚笼中还算淡定,可看押他的狱卒却于心不忍,他听说董福祥,知道董福祥干了不少好事,不愿意让这样的人无辜受折磨,便偷偷拿来钥匙把董福祥放走了。 董福祥留住了性命,很快就又重整旗鼓,可他的处境依旧很艰难,既要对抗叛军,还要防备着清军。 慈禧太后听说董福祥造反了,便派左宗棠率军平乱。左宗棠领着训练有素的大军直奔董福祥所在的城池而去,没几天便带着大军包围了董福祥的队伍。左宗棠直接派出主力军猛攻,直接把董福祥打得无法还手,只好带着队伍火速撤退。 可左宗棠还没打算放过他,而是派人将领刘松山一路追击,穷追不舍。董福祥慌不择路,最终被困在了一座荒山上。荒山上寸草不生,刘松山都不需要主动攻击,只需要围着山等他们自投罗网。董福祥的亲信灰头土脸地对他说:“大帅,对方兵强马壮训练有素,咱敌不过。不如主动投降,还能减少无谓的牺牲。” 董福祥点点头,毕竟他当年组织起大家守护家乡,本身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能好好活着。于是在不久后,董福祥主动带着人向刘松山投降了。 刘松山对董福祥格外欣赏,他面带微笑地迎接董福祥,和善地说:“我代表左将军欢迎你入伍,希望你能与我们一起效忠朝廷。” 董福祥自然是点头称是,很快刘松山便领着董福祥来见左宗棠了。董福祥来之前,左宗棠手下的将领们都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认为董福祥是条汉子,应该留下。可左宗棠却只是凝视着自己的烟枪,面上并无表情。 不久后刘松山带着董福祥进来,左宗棠冷着脸质问董福祥:“你可知罪?竟敢聚众造反杀我清兵,应当立刻斩立决!” 刘松山吃了一惊,依他看来左宗棠不会排斥董福祥的。就在刘松山震惊之时,左宗棠已经派人把董福祥绑起来推出去了,他亲手提着一把刀,刘松山急得冒汗,急忙跪下为董福祥求饶,可左宗棠已经不管不顾,提着刀就朝着董福祥砍过去了。 刘松山气得红了眼,直接骂道:“我真是错看了你!” 与此同时,董福祥那儿发出一声巨响,刘松山心也凉了,可他却连一声惨叫都没听见。他急忙睁开眼,发现那刀劈在了树上,把树都劈断了。而左宗棠则看着毫无惧色的董福祥哈哈大笑,夸赞道:“好好,果然是真英雄,我左某佩服!”此后董福祥便跟着左宗棠,立下功劳无数。=

0 阅读:790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