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游客在新疆乌鲁木齐某干果店购买胎菊、黑枸杞等商品时,发现总价高达9800

君旭和趣事 2025-04-08 14:15:28

一位女性游客在新疆乌鲁木齐某干果店购买胎菊、黑枸杞等商品时,发现总价高达9800元,商家标价单位为“克”而非“斤”,导致价格远超预期。游客要求退部分商品遭拒后报警,但警方认为商家“明码标价”且未强买强卖,建议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游客将视频发布至网络后,事件迅速发酵。在舆论压力下,商家主动联系游客退还部分款项(具体金额未完全公开),并示好邀请其“到新疆吃手抓饭”。当事人随后发文澄清事件已和解,但未透露是否全额退款。商家辩称“标价清晰”,强调实体店无“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认为消费者应提前确认价格。 官方部门介入后,虽促成部分退款,但被批评处理滞后且“和稀泥”,未对高价标价模式进行整顿。 网友普遍质疑商家按“克”标价的动机,认为此类计价方式多用于贵金属,而干果等商品通常以“斤”为单位,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嫌。部分人呼吁国家规范标价方式,防止商家利用信息差牟利。支持游客者认为,商品未离店且不影响二次销售,商家应允许退款,高价属“变相强卖”。 支持商家者则认为,明码标价即合法,消费者需自行判断价格合理性。事件引发对新疆旅游市场价格的广泛讨论,部分网友称类似“天价”现象频发,官方若不加强监管,恐影响当地旅游吸引力。 消费者购物前需仔细确认计价单位,留存证据,遇纠纷可通过12315投诉或网络曝光维权。 商家需规范标价方式(如明确“克/斤”),加强市场巡查,避免“宰客”标签损害地区形象。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旅游消费中信息透明与监管的重要性,舆论压力虽推动个案解决,但系统性整改仍需各方长期努力。

0 阅读:0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