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上海一对知青未婚生下孩子后,便抱给了老乡,临别时,女知青痛哭道:“18岁时,能让我见他一面吗?”18年后,女知青找到了老乡家,没曾想,老乡却说:“我也2年没联系他了!” 时光倒回 1968 年,响应 “上山下乡” 的号召,李敏香和陈怀山从繁华的上海奔赴云南偏远乡村。 原本以为能在乡村大显身手,可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乡村生活条件艰苦,和上海有着天壤之别,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喝水还得直接喝生水,知青们蛔虫病频发。 李敏香从小养尊处优,面对这样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陈怀山适应能力强,生火做饭、干农活样样在行。 他时常帮李敏香,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暗生情愫。一次,两人在干农活时突遇暴雨,躲进土坯房。就在那一刻,他们的感情彻底升温。 可甜蜜没多久,问题就来了。三个月后,李敏香发现自己怀孕了。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不被社会接受。思来想去,两人决定把孩子生下来,送给老乡老王抚养。1972 年,孩子出生,李敏香心如刀绞,临走时,她哭着求老王:“等孩子 18 岁,让我见他一面。” 老王答应了。 命运似乎还不肯放过他们,同年,李敏香再次怀孕,无奈之下,又将孩子送了人。7 年后,两人返城。 陈怀山母亲得知李敏香身份后,死活不同意两人结婚,甚至以死相逼。陈怀山无奈,只能娶了他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而李敏香成了一名教师,一直单身。 孩子 18 岁那年,李敏香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赴云南。可老王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她所有的希望。“ 孩子外出打工两年了,我也联系不上他。” 李敏香的心仿佛被狠狠刺痛,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 2013 年,陈怀山母亲去世,他离了婚,想和李敏香再续前缘,却未能如愿。得知李敏香寻子后,他决定一起帮忙。寻子之路艰难无比,两人四处打听,却始终没有消息。 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李敏香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竟是她苦苦寻找的儿子! 原来,儿子看到了寻亲启事,这才联系上了她。那一刻,李敏香激动得语无伦次,泪水夺眶而出。 如今,母子得以团聚,陈怀山因心中愧疚,投身公益事业。这个故事,见证了亲情的坚韧和岁月的温情。 在时代的洪流中,虽然有无奈和遗憾,但爱从未缺席,终会跨越重重阻碍,迎来圆满。
上海,一男子带女友到酒店发生关系,第二天,男子见女子没睡醒就离开去上班,然而等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