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了

陌上伊人笑 2025-04-08 13:05:26

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了!”团丁走近后,毛泽东故意踢了一块石头,并凑团丁耳边说了一句话后,竟靠着机智逃走了。 在青年时期,毛泽东便开始了对湖南各地的考察。 1917年和1918年,他分别多次到长沙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考察,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社会需求。 在浏阳文家市镇,他结识了当地的青年和教师。 安源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 1921年到1923年间,毛泽东几次往返于安源,他通过与矿工们的接触,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帮助他们开展工人自治。 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和周边地区展开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他发现,农民阶级有着强烈的革命需求,尤其是在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下,农民渴望改变自身的命运。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坚信,革命的胜利必须通过广泛发动工农阶级,特别是农民,才能获得真正的革命胜利。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开展土地革命,注重农民问题,并强调政权的获取必须依靠武装斗争。 当时,毛泽东面临着是否回到上海工作的选择,但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决定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毛主席在组织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途经湖南省的张家坊。 那时,全国正处于国民党发动的白色恐怖中。 毛主席为准备秋收起义,按计划从安源出发,前往铜鼓县接应第三团的起义部队。 毛主席带领的队伍在行进中经过了张家坊,这个村镇几乎成了敌我双方的交错区域。 主席一行人决定在张家坊暂时停留一天。 正当毛主席一行人吃早饭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吵闹声。 发现是当地的民团正在对过路的行人进行搜查。 潘心源立刻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安源煤矿介绍信,向民团解释他们只是在路途中休息,打算继续前往下一站。 民团成员在检查完毕后并未多加怀疑,决定放行。 然而,一名民团士兵疑心加重,立即决定将他们带走。 他们并不知情他们捉拿的正是国民党悬赏重金捉拿的毛主席。 民团将这一队人马绑起来,准备送往国防局处置。 毛主席意识到如果被押送至国防局,自己的性命恐难保。 路上押送他们的民团士兵的警觉性逐渐松懈。 他与潘心源交换了眼色,并开始故意放慢自己的步伐。 潘心源立即加快脚步,带着另外两位护卫与毛主席拉开了距离。 毛主席因脚伤行动缓慢,遭到了一名民团士兵的逼迫。 毛主席巧妙地晃动口袋里的钱,吸引了这名士兵的注意。 士兵听到钱声后开始和毛主席交谈。 得知这名士兵与自己来自同一地区,毛主席与他聊起了家乡的事情。 通过交谈,毛主席便成功地将一些铜板交给了这名士兵。 这名士兵看准时机打算放跑毛主席。 谁知另一名士兵突然发现毛主席试图逃跑。 毛主席随即拿出银元撒向地面,并用这些钱贿赂追兵,最终成功借此机会进入山林隐匿。 与此同时,潘心源通过大喊,制造了混乱,成功引开了追兵。 部分俘虏也趁机四散逃逸。 这一切发生时,易子义趁乱逃离,民团团长怒指这两人是共产党分子,命令追捕。 然而,民团并未找到他的踪迹。 毛主席在山中躲避追兵,直到夜晚,他终于暂时摆脱了危险。 此时,毛主席的伤口已经越来越严重。 他终于遇到了一个砍柴的农民。 这个农民将毛主席带回家中,提供食物。 毛主席得到充分的休息后,农民为他准备了草鞋和雨披,并指引他前往一条较为安全的道路。 毛主席向这位农民表示感谢。 这位农民名叫陈帷德,是铜鼓纸工会的一员,后来在湘鄂赣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写信感谢他当年的救命之恩。 随后,毛主席开始了长途跋涉,前往铜鼓县。 在这一路上,他与平江工农义勇队偶遇。 由于没有介绍信,毛主席一度被误认身份并被绑架。 经过一番解释,义勇队大队长陈知峰才得知毛主席的真实身份。 在铜鼓县,毛主席与当地的革命力量领导了秋收起义。 参考文献:[1]单劲松.“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秋收起义前后二三事[J].湘潮,2017,0(9):14-17

0 阅读:219

猜你喜欢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