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金圣叹被砍头。他小声对刽子手说:“我耳朵里有200两银票,先砍我,这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4-08 12:47:28

1661年,金圣叹被砍头。他小声对刽子手说:“我耳朵里有200两银票,先砍我,这钱就归你!”刽子手一听,这买卖还挺划算。手起刀落后,刽子手喜滋滋地捡起两个纸团,拆开一看,脸色大变。 明清鬼才金圣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搞笑和不羁,他比嵇康还洒脱,比李白还狂放,能文善诗却偏偏在科举考场上画画,涂鸦。 功名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不忘整活。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低端开局,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甚至称得上是家徒四壁,但他却并不为这样的命运所悲戚,反而生活的自得自乐。 勤奋的他靠自己的双手生活的十分安乐,除此之外,他还将大量时间花在了读书上,但反叛的他并不被四书五经所吸引,独爱一些小说文学。 人人都说“少不读水浒”,但他从小就爱看,人家不让孩子看是害怕孩子的思想被带偏,而他却在看完之后提出了反对意见。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还出了改编版,这一版在当时很受欢迎,除此之外,他还将目光放到了《西厢记》上,同样加入自己的思想进行改编。 一时间,他名气大噪,趁着这波热度,他开始开堂讲学,不为别的,就为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而他的做法,也受到了当地学究们的赞赏,大家都认为他是天降奇才,如若能够入朝为官,一定大有作为。 于是,他在众望所归之下,真的报名了科考,但根据他一贯的性格,当然不会按部就班的进行考试了,因此,第一次落榜。 第二次,他在人家认真作答的时候,他另辟蹊径的画画,主考官看到之后大怒,当场就将他的试卷像废纸一样扔了,但他不在意,因为对他来说,不能赏识他的人,都是“读书读傻”的人。 第三次,他又去报名了科考,因为他不服输,他不相信自己的才学和创新没人能看得懂,于是,这次又是在试卷上复制“动”字,满满一页,整整39个。 可惜,主考官依旧没有看懂他的试卷,雷霆大怒之下,他彻底失去了报名机会。 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当时的传统思想下,科举这样的权威考试就是评判一个人才学的标准. 他知道后轻蔑的想:你们说我不行,我偏偏就要行给你们看,于是,他改名参加,拿了第一名,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他拒绝当官,潇洒的走了。 别看他放荡不羁,在面对百姓疾苦的时候,却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为了帮助百姓控诉恶官,他背上了杀头的罪名。 和他一起被抓的人都痛哭流涕,但他却不慌不忙的叫来了自己的儿子交代“后事”。 临终前的遗言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他将自己的“重大发现”---花生和豆干一起吃,就会和核桃同味,这个被他当做“秘密”的技法得以传出,他便觉得人生无憾了。 儿子哭笑不得的走了之后,他又开始想办法整活了,想到妙计的他在耳朵中各放一张纸条。 行刑当天,他硬是要插队,为了让自己先赴黄泉,他愣是以耳朵中的纸条为饵,获得了先走的机会。 谁知,等他尸首分离的时候,刽子手才发现,上面分别写着两个大字:“好!疼!” 刽子手当场气的将纸条扔掉,无能狂怒,这样的洒脱当真让人钦佩,遗憾的是,一代鬼才巨匠就此陨落。 后人在翻看他的作品时,无不为他的人生哲学所倾倒,他的作品中有关于人生幸事的描写,升官发财这些世俗的欲望皆不在他的考量范畴内,反而是“热水洗屁股”这样的事被他记录。 生活在明清时期,却能有这样的开悟,是幸运也是不幸,世人对他的理解终究太晚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金圣叹

0 阅读:402

猜你喜欢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