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对台围而不打是阳谋,绝对是高招!只要我们围住台湾,美国必定会有所反应,甚至派航母前来支援,可真来了我们又不出手,它无计可施只能撤回,这一来一去,成本可不小,毕竟美国离台海太远,往返的花费远超我们围台的代价,长此以往,这种消耗战就能拖垮美国。 这招棋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战略杠杆。4月1日起,东部战区连续三天在台岛周边展开 "海峡雷霆 - 2025A" 联合演训,出动山东舰航母编队、歼 - 35 隐身战机、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等 "国之重器",对台岛形成全向封控态势。 这种 "温水煮青蛙" 式的常态化施压,既避免了直接冲突的风险,又让美国陷入两难:若不回应,将丧失对盟友的威慑力;若派兵干预,单程 1.2 万公里的跨太平洋航行,仅 "福特" 级航母战斗群单次部署成本就高达 3 亿美元,还不包括后续的燃油、弹药和人员轮换费用。 美国 2025 财年 8952 亿美元国防预算中,"太平洋威慑倡议" 专项拨款增至 99 亿美元,是 "欧洲威慑倡议" 的 3 倍。但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在解放军 "区域拒止" 体系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东部战区此次演训中,山东舰在台岛以东 150 海里处构建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A2/AD)作战体系,已能有效阻断美军从日本、关岛方向的增援通道。更关键的是,这种高强度演练每持续一天,美军在亚太的战略资源就被消耗一分 —— 其在印太地区 37.5 万驻军的后勤补给线,正被解放军的 "围岛" 战术一点点拉长。 对台湾而言,这种军事压力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阵痛。2023 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仍达 805.5 亿美元,占其全球顺差的 99.9%。但持续的军事紧张导致台积电等企业的海外订单流失,2024 年台岛半导体出口同比下降 12%,直接拖累 GDP 增速至 3.9%。 更致命的是心理层面的 "温水效应":东部战区常态化的舰机绕台,已让台民众对 "解放军攻台" 的恐惧转化为麻木。近期民调显示,仅 37% 的台湾民众认为 "美国会军事协防",较 2022 年下降 18 个百分点。 这种战略耐心背后,是解放军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此次演训中,山东舰搭载的歼 - 35 战机首次公开携带鹰击 - 21 空射弹道导弹,其 10 马赫的突防速度可穿透美军现役所有防空系统。 而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同步进行的 "东风 - 15B + 远箱火" 联合打击演练,能在 10 分钟内覆盖台岛所有机场、港口和指挥中枢。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演练已从 "科目化" 转向 "实战化"——4 月 2 日的 "海峡雷霆 - 2025A" 行动中,参演部队全程未使用预设坐标,完全依托实时情报进行动态打击。 这盘大棋的终极目标,是为最终统一创造条件。当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存在常态化,当美国发现每次干预都要付出数亿美元代价却毫无成效,当台湾经济在封锁中窒息,所谓的 "台海现状" 将自然瓦解。 历史经验表明,1979 年中美建交时,中国未趁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之机武力收台,正是基于对战略全局的精准判断。如今的 "围而不打",本质上是更高维度的 "以战止战"——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主动。
中国在台湾省演习,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6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