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一天,张大千罕见地对女儿发了飙:“为什么要我回国?你说国内进步很大,穷死、饿死那么多人,这也叫做进步?” 当时的张大千已经是位花甲老人,漂泊在外十几年,他也不是不想回大陆,只不过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份顾虑。 张大千无数次在午夜梦回间,会思及故土以及远在家乡的孩子们,但是他依旧不想回去。 或者,也可以换句话来说,他是不敢回去。 张大千在1949年,携爱妻与幼女乘坐飞机驶离大陆,这一走直到他去世,都没能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张大千去世后,人们也会纷纷猜测为什么他不愿意回来?他在临终前到底有没有一丝遗憾?还专门有人去采访了他的妻子徐雯波,似乎给了大家一个理由和解释。 许雯波女士表示,张大千一直醉心于艺术创作,为了提升灵感,张大千经常会带着家人去旅行。在不同的环境和风景中,张大千会更有艺术灵感。 当初张大千同团队来到敦煌,一群人在那里耗费了近三年时间,共创作出近300幅临摹敦煌壁画作品。这一壮举确实令艺术界震动,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非议。 在当时稍显动荡的大环境下,有人就曾质疑张大千等人,如此创作会不会对敦煌壁画造成破坏?虽然也有人出来为张大千等人证明,依旧难以挡住悠悠众口。 政权交替的大背景下,张大千难免生出一丝顾虑,倘若自己一直留在大陆,会不会受到指责和批评?也许出于对未知的盲目恐惧,他选择了外出暂避风头。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出于更加现实的角度考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部分人尤其是有名的文人墨客,多接到了蒋介石邀请他们去台湾的信函。 有些人不明所以跟着走了,还有些人留了下来。生性爱自由的张大千,他从不会将自己归结为哪一派系,完全就是一个不闻时政的自由艺术者。 张大千一大家子人口众多,他想走也许和“待遇”问题有关。 在当时,国家乃至每一个公民,多将精力放在了发展生产力上头。在温饱尚未得到满足之前,精神艺术的追求,似乎并不太受老百姓们的重视。 张大千想要不断发展自己,他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多的向外探索和学习。所以他带着家人离开了大陆,辗转曾在印度定居,专门研学、考古了印度敦煌壁画。 后又在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等多地停留,最终在年迈重病之时,回到了台湾定居直至去世。在外漂泊的二三十年间,张大千也时刻关注着大陆的讯息。 他时常会和在大陆的孩子们以及诸多老友通信,通过他们来获取大陆的发展信息。 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是张大千的老友,曾给他从国内寄信联系。 信中齐白石先是阐述了当时国内现状,最后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 那就是,他想找张大千帮忙卖画,价格不高两幅画只要100美金,可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张大千的心。 他清晰地从这句话中,看透老友的无奈以及当时的大陆社会现状。 就连齐白石都要靠卖画度日,自己倘若身在其中,是不是也要面临如此境况? 张大千思索过后,更加坚定了滞留在外的想法,毕竟自己还要养小娇妻,可不能大意。 而另一位老友徐悲鸿的来信,同样让张大千心惊。 徐悲鸿也向张大千发出邀请,拿出了当时最高的诚意,以年薪3000斤米的高薪,聘请张大千归国任教。 这样的薪酬,放在当时来说,已经属于顶级待遇。 奈何张大千家人多,他如果仅凭这些待遇度日,唯恐生活上捉襟见肘,也许这也是他考虑出走的原因之一吧。
1963年的一天,张大千罕见地对女儿发了飙:“为什么要我回国?你说国内进步很大,
梦幻星河织梦园
2025-04-08 11:33:28
0
阅读: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