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深夜,宋仁宗在宫中,忽闻丝竹之声悦耳,便问:“如此夜深,此时何处还在作乐呀?

裂谷长河 2025-04-08 09:53:59

某日深夜,宋仁宗在宫中,忽闻丝竹之声悦耳,便问:“如此夜深,此时何处还在作乐呀?”宫人回答:“皇上,这是民间那些酒楼在玩耍呢。”仁宗“哦”了一声,不再作声。 宫人长叹了一口气:“官家,外面的人过的如此快乐,为何我们宫中如此冷清?” 仁宗笑了笑:“你知道外面为什么能这样快活吗?” 宫女摇摇头,仁宗感慨地说:“正因为我们这里冷清,外面才能快活。若是我们这里快活了,外面就冷清了。” 宫人这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即仁宗一旦沉迷于享乐,就会疏于政务,而且花费巨大,这消耗的都是民脂民膏。 倘若如此,就会民不聊生,那开封街头将饿殍遍野,尽是悲叹。 历史上,能担得起“仁”这一庙号的君王,微乎其微,宋仁宗赵祯能成为其中之一,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百姓的钱来之不易,花费时也不能大手大脚。 有一回,赵祯闲来无事,跟宫人们一同赌博。赵祯拿出了一千钱,当作筹码,把钱输干净后,接着就要走。 大家开玩笑的说:“官家,您未免太穷相了吧!” 赵祯严肃的表示:“你们知道这些钱,是谁的吗?这不是我的,是百姓的。今天已经擅自挪用一千钱了,又岂敢再花。” 还有一次,赵祯面见大臣时,脸色疲惫不堪。 有人就问:“官家今日容颜不悦,这是为何啊?” “偶尔不高兴,也是正常的。”赵祯无精打采的回答。 朝臣们都以为赵祯是房事行多了,倍感疲惫,就劝道:“陛下当保养圣躬,节制一些。” 听完,赵祯笑了:“哪有这种事。” “那官家是怎么了?”大臣们追根问底。 “昨天夜里,批阅奏折,有些晚了,肚子咕噜咕噜叫,就想吃只烧羊。可御膳房说,没有羊了,我也就没吃,一直饿着肚子。”赵祯回答。 “那官家怎么不让人现杀一只?” 赵祯表示:“我想了想,在祖宗法度中,没有半夜杀羊的先例。如果我开了这个先河,后世子孙们肯定会争先效仿,往后,还不知道一夜要杀多少只羊,所以就算了吧。” 大臣集体感叹:“呜呼!仁哉矣!想吃只烧羊,上念祖宗法度,下念子孙杀戮,宁愿饿着也不肯吃,呜呼,仁矣哉!” 赵祯是一个仁德的皇帝,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历代君王,偶有贤明者,开疆拓土,青史留名,可他们的丰功伟绩,都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有很少人能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代封建王朝,国家兴盛与否,底层的百姓都在受苦,他们永远都是国家的牺牲品。 赵祯能时刻想着百姓的利益,并关心他们的生活,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不过,赵祯有些仁义过度,甚至是妇人之仁。 在用人方面,赵祯执政三十多年,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并且经常是优柔寡断,朝令夕改,以至于大臣们都忍不住建议:“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王夫之对赵祯的评价更直接:无定志,认为他不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君王。 在宋夏战争中,赵祯的表现也有些不堪。因为宋朝奉行“崇文抑武”的制度,导致武将地位低下,并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熟兵”的情况,以至于在对西夏作战中,北宋屡战屡败。 当西夏的开国君王元昊,倒行逆施,引发朝堂不满,并招致辽国攻打时,赵祯没有及时发兵。 在元昊惨遭儿子毒害后,赵祯又以道德约束自己,不肯趁西夏内乱,出兵攻打。 很多人认为,赵祯爱惜子民性命,不愿为国家平添开支,是仁义,是节俭。 但赵祯完全有另一种方法击败西夏--断绝商贸。 西夏疆域狭小,且资源匮乏,生活物资都需要从北宋购买。 宋夏交锋之际,赵祯曾断绝过双边贸易。西夏百姓失去了必要的生活物资,险些就要造反。 如果北宋再坚持坚持,就能让西夏俯首称臣,可赵祯却因为西夏的求和,而同意通商互市,让西夏又活了过来。 当然,赵祯也是人,是人就有多面性,有缺点,也有优点。或许,赵祯的优柔寡断很明显,但他体恤子民,爱惜民力,吃穿节省,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0 阅读:180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