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张作霖母亲去世,按照当地风俗,应该守孝5天,可是第三天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冲到张作霖面前抱住张作霖的马脖子大喊:“张大帅,我可算找到你了,你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啊,要是不还我这条命就不要了!” 1913年8月的一个午后,满洲奉天城外,张作霖正在为母亲王氏守孝。按照当地风俗,丧期应守满五天,可就在第三天,一位衣着褴褛的老者突然闯入灵堂,直奔张作霖而来,不顾侍卫阻拦,一把抱住张作霖坐骑的马脖子,嚎啕大哭:"张大帅,我可算找到你了!你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啊,要是不还我这条命就不要了!" 侍卫们举起刀枪,准备将这不知死活的老者拿下。张作霖却挥手示意众人退下,他盯着这位老者看了许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这张饱经风霜的面孔,竟唤起他二十多年前的记忆。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因病去世,家中顿失顶梁柱。更为不幸的是,当年秋天辽西地区遭遇特大洪水,张家的房屋和田地都被淹没殆尽。无依无靠的母亲王氏只好带着张作霖等兄妹几人回到娘家暂住。 "一家子挤在娘家,日子哪能长久过下去?"母亲王氏当时已50多岁,为了生计,她忍痛改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兽医。而这位闯入灵堂的老者,正是当年兽医的徒弟,曾多次接济过张家的困难。 就是在这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张作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女人——赵春桂。那是个来自赵家村的姑娘,常常在村外等候卖货的张作霖。赵春桂出身于相对富裕的家庭,父亲赵占元忠厚老实,见女儿对这个穷小子生了情愫,起初并不同意。 "你看上他什么?一个赌徒的后代,穷得叮当响!"赵春桂的母亲和舅舅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但赵春桂却坚持己见,她看出张作霖虽然一时落魄,却心性高远,日后必有作为。 1895年农历五月,在黑山赵家庙,张作霖与赵春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赵春桂不仅通晓事理、善于治家,还帮助张作霖改掉了赌博等恶习。然而,好景不长,次年秋天他们的长子出生不久就因洪水而夭折。1898年,赵春桂又生下一女,取名张冠英。 生活的窘迫和内心的不甘,让张作霖一度走上了歧路。他铤而走险,投靠了绿林。赵春桂得知后坚决反对,两人为此大吵一架。"你要是当了土匪,我们这个家就散了!"面对妻子的坚决态度,张作霖最终还是听从了劝告。 张作霖看着眼前这位讨债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不仅是因为往日的恩怨,更是因为此刻正值他为母亲守孝的特殊时刻。 "我知道你不是为了讨债而来。"张作霖低声道,"是不是他老人家有什么话要带给我?" 老者擦了擦眼泪,从怀中掏出一封泛黄的信,那是张作霖继父临终前写下的。信中写道,希望张作霖能善待王氏晚年,不要忘记生母的养育之恩。老者听说王氏去世,特地赶来祭拜,却因军营森严无法进入,才出此下策。 张作霖接过信,沉默良久。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当时他的仕途已经开始顺畅,却与结发妻子赵春桂的关系渐行渐远。 随着地位的提高,张作霖开始纳妾。先是将卢氏之女卢寿萱迎娶进门。赵春桂虽心有不满,但还是能宽容大度地接纳卢夫人,二人甚至相处如姐妹。然而,在1906年和1907年的两年间,张作霖又陆续迎娶了三夫人、四夫人和五夫人。这对赵春桂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一怒之下独自返回辽西老家。 张作霖虽然派人送去生活费用,但两人感情早已疏远。1911年冬天的一次争吵成了他们关系的转折点。当时赵春桂因长时间收不到丈夫寄来的生活费,不得已进城寻找张作霖。夜里,他们住在奉天城西一家客栈,二子学铭与奶娘睡在外间,赵春桂和张作霖睡在里间。深夜,生病的学铭哭闹不止,惊扰了正在熟睡的张作霖。 "闭嘴!"张作霖怒不可遏,起身将孩子狠狠打了一顿。 赵春桂见状,立即与张作霖争吵起来:"你打孩子干什么?他只是病了!" 一气之下,赵春桂不辞而别地回到了新民老家。 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诀。回到新民后,赵春桂时常回想起与张作霖的早年生活,虽贫穷但相互扶持。如今丈夫事业有成,却与自己渐行渐远。这种落差让她心情郁结,不久便病倒了。 起初得知赵春桂患病,张作霖并不相信,以为她是故意与自己赌气。直到1912年春节过后,赵春桂病情加重,张作霖才派卢夫人代替自己前往探视。卢夫人到新民后惊讶地发现,赵春桂已经病入膏肓。 1912年4月15日,赵春桂黯然离世,年仅38岁。 得知消息的张作霖悲痛不已,想起早年在辽西落魄时,是赵春桂不顾家人反对下嫁于他,一路陪伴他度过艰难岁月。张作霖为赵春桂选择了一处背靠青山、面临潺潺流水的墓地——驿马坊,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一年后,张作霖的母亲王氏在奉天病故。临终前,王氏特别叮嘱张作霖:"我死后不要与你父亲合葬,要葬在驿马坊与春桂在一起。"
1913年,张作霖母亲去世,按照当地风俗,应该守孝5天,可是第三天的时候,就有一
浮生若梦醒时
2025-04-08 00:31:27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