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意识到在台岛40海里军演是什么概念,台空军的前副司令张延廷就说出了事实:“你知道在40海里处军演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40海里如果发起登陆作战的话,3分钟即可登岛”,也就是说,只要解放军想,台军的飞机可能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我们一举歼灭。 这不是危言耸听。40海里换算成公里是74公里,而解放军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飞行,只需不到200秒就能覆盖整个台岛。 就算是传统的火箭炮,从福建平潭发射到台北也不过10分钟。更关键的是,这次军演中山东舰编队突然出现在台岛东南方向40海里处,直接切断了台军向东逃窜的退路,这种战术布局让对岸的防空系统彻底失效。 看看台军的反应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东部战区这次军演完全没有提前预告,直到导弹升空、军舰抵近,台防务部门才慌忙启动“应变中心”。更讽刺的是,台军主力F-16V战机紧急起飞时,居然是裸机升空——没有挂载导弹,甚至连副油箱都没装,活脱脱的机场保卫战姿态。这种仓促反应,暴露出台军日常战备的松弛。 但解放军的意图远不止于军事威慑。这次军演中,歼-35A隐身战机首次在官方宣传中亮相,虽然画面是去年珠海航展的素材,但结合山东舰的实战化部署,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解放军的航母舰载机部队已经具备对台作战能力。 更让人震撼的是,轰-6K挂载的鹰击-21导弹首次公开展示,这种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高超音速武器,让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都不敢轻易靠近。 台军的防御体系在这种打击下形同虚设。 根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兵棋推演,解放军只要发射1万枚导弹、100万枚火箭弹,配合1000架攻击无人机,就能在72小时内瘫痪台岛所有机场、港口和指挥中心。 而台军的防空系统,5000多枚导弹中超过60%已经超过服役年限,连雷达都经常出现“误判”。去年底,台军花莲基地的“天弓-3”导弹试射时,居然把民用客机误判为解放军战机,这种水平怎么可能应对实战? 更值得玩味的是国际反应。就在军演期间,G7集团突然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反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表态不过是虚张声势。美国国会的兵棋推演显示,美军若介入台海,一周内可能损失20000人,这比二战冲绳战役的伤亡还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69年朝鲜击落美军EC-121侦察机后,美国最终选择忍气吞声,因为他们知道在核威慑下,局部冲突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 今天的台海局势同样如此,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让任何外部干涉都变得代价高昂。就像当年苏联在阿富汗陷入泥潭时,中国选择韬光养晦一样,现在的中国正在用“以战止战”的方式,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战略窗口。 但最危险的其实是台当局的误判。他们一边高价购买美国二手武器,一边幻想“倚美谋独”。可现实是,美国卖给台湾的F-16V连关键的IRST红外搜索系统都没给,所谓的“不对称作战”不过是让台湾当炮灰。 更讽刺的是,台军士兵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5岁,很多人连基础的战术动作都不熟练,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抵挡解放军的雷霆一击? 当解放军的导弹呼啸而过时,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叫嚣“抗中保台”的“台独”分子,会不会想起1949年国民党败退时的仓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逆潮流而动的势力都将被碾碎。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打,而是何时打。 当解放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当台湾的芯片产业因封锁陷入瘫痪,当美国的“协防”承诺变成一纸空文,那些曾经幻想“借美自重”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这正是中国在下的一盘大棋:用常态化军演压缩“台独”空间,用经济封锁削弱台湾实力,用外交孤立阻断外部干涉。就像围棋中的“围而不打”,先把对手的“气”耗尽,再一击必杀。而那些还在做着“以武拒统”美梦的人,或许该听听张延廷的警告:“解放军的导弹不会等你穿好军装再发射。”
很多人没意识到在台岛40海里军演是什么概念,台空军的前副司令张延廷就说出了事实:
清音绕耳旁
2025-04-07 15:3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