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位27岁的新四军复原回乡,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位43岁,有6个孩子的寡

文史记叙录 2025-04-07 11:49:51

1955年,一位27岁的新四军复原回乡,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位43岁,有6个孩子的寡妇,但没想到,他同意了。

一个27岁的年轻小伙,怎么会娶一位43岁带有6个孩子的女人?这个年轻小伙就是新四军战士周元官。

周元官在部队的那些年,可以说参加过多次战役,立下了很多的功绩,但是这也给周元官身上带来了很多的难以修复的损伤,于是,周元官在他27岁的时候,不得不退伍回到家中。

周元官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生活在部队,因此一度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媒婆介绍的这位寡妇,由于丈夫的去世,留下了自己和7个儿女,生活的处境也十分的艰难。

撮合他们的大胆想法,在那个年代,似乎有一些不可思议,毕竟周元官还那么年轻,而对方不仅大自己16岁,而且还带有6个儿女,其中最大的儿女都已经20多岁了。

当周元官得知这位寡妇的时候,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当他来到沈邦珍的家中,看见家里的情况,看见了家中还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此时的周元官内心充满了怜悯,于是他决定,要和这个女人要生活在一起。

婚后的周元官和沈邦珍,两人相亲相爱,尽管说这几个孩子不是周元官亲身的,但是他却把这几个孩子视为己出,而这6个孩子,也把周元官看做自己的亲身父亲。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养育六个孩子不是容易的事情。妻子沈邦珍家中一贫如洗,为了养育这几个孩子,周元官不顾自己的身体残疾,坚持参加集体劳动,不过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还清了家中的债务。

老大和老二俨然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周元官就拿出自己的残疾金和退伍金,先后盖了三间草房,帮助大儿子和二儿子成了家,没有过多长时间,又帮助二女儿嫁了出去。

李世钊夫妇先后去世,被他们领养的韩桂云和亲生女儿李昌来就成为了孤儿,而当这个消息被周沈夫妻得知后,他们就决定要收养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尤其是正值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期,多一张嘴,就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

尽管说,家里贫困有的时候让周元官喘不上气,但是看见这么多孩子,是他为亲爹,而且孩子与孩子之间相互融洽,这也使得周元官和沈邦珍内心别提有多么开心。

这么有爱的家庭,尽管孩子都不是自己亲生,但是这种情感却超越了血缘关系。家里的七个儿女,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纷纷喊着周元官爸爸,这是付出,这是回报,因为周元官将父爱,都无私的献给了孩子们。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渐渐的都成了家。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周爸爸,周元官一直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可以说,周元官上半生为了孩子而活,现如今,孩子们也在他身旁,他也感受到了儿孙绕膝的喜乐融融。

2004年,妻子沈邦珍去世了,当年,沈邦珍92岁,周元官也76岁了。

有一次,大儿子韩宏喜对三个孩子说道:孩子,爷爷在咱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来到我们家,我们兄弟六人能够健康成长,那都是爷爷抚养长大的,现在爷爷年龄也大了,你们将来一定要向孝敬爸爸一样,去孝敬爷爷,一定让他晚年幸福。

晚年的周元官,身患糖尿病,为了更好的照顾周爸爸,这几个孩子轮流的精心照顾,无论是饮食上,还是生活上。随着周元官年纪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冬天,周元官开始卧床不起。

这几个孩子并没有因卧床不起而放弃照顾,而是更加的尽心。三餐饮食,外出散心,周元官的四个养女,简直就是与亲生的无异,在父亲卧床不起期间,不仅帮助洗衣服,而且三餐喂食,都是亲力亲为。

三个孙子也经常回来看望老人,他们不仅把爷爷买他爱吃的食物,而且他们利用双休回来,帮助爷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爷爷洗洗衣服,或是给爷爷亲自喂药。

周元官曾经不遗余力的照顾妻子沈邦珍的孩子,而如今,这些孩子,又从周元官的身上,接下了爱的接力棒,而且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不是亲身,胜似亲生,这样的誓言,在周元官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在这个年代,人们心中最缺少的就是爱,若是每一个人献出一点一点爱,我想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开心天天姥爷

开心天天姥爷

1
2025-04-07 13:00

[赞][赞][赞]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