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0后的父母,80后为啥会被10后视为封建落后?说到底是世界变化太快,导致8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4-07 09:49:49

作为10后的父母,80后为啥会被10后视为封建落后?说到底是世界变化太快,导致80后的经验保质期太短,以至于神圣性彻底被解构。 我自己就是80后,有俩闺女,一个00后,一个10后。大闺女读高中,还能勉强沟通,她有啥心事一般会跟她妈倾诉。但基本是始于交心,终于闹心,不欢而散。 小闺女读初中,倒是不闹心,因为她不咋跟父母交心。她觉得不管跟我们说啥事,我们都会跟她讲一堆大道理。偶尔跟她妈说点事,基本能让她妈保持一天的坏心情,进而拿我撒气,你看看你闺女! 我估计很多80后父母都有过这种经历,双方虽然生活在一个家里,却像“老古董”遇上“新人类”,代沟就跟马里亚纳海沟似的,就像竹简VS印刷术,黑板VS平板。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但当我们站上时间的高维视角,终将会明白:每个时代的中年人都在守护方舟,而年轻人永远在建造新的航船。 80后是社会剧变下的“实验一代”,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匮乏到信息爆炸全过程。10后成长于物质充裕、数字原生时代。两代人的认知差异,本质上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数字文明的代际冲突。 很多颠覆性事件都发生在80后的成长过程中。独生子女政策让有些80后变成了孤独“小皇帝”,成为全家资源与期望的焦点。所以,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必须成功,否则全家失望。 在那个高考录取率长期低于30%的年代里,他们被植入了“考不上大学=人生失败”的观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让大学生成为“天之骄子”,这既源于时代对知识的渴望,也受限于教育资源的稀缺。 所以,80后的学生时代是在父母监督下度过的,早恋被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毒药。之前豆瓣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被80后吐槽最多的是:“父母用高考绑架我的人生”。 当高考成为唯一上升通道时,“一考定终身”就让80后有了集体科举思维。所以,成为家长之后,80后也会像其父母般有着极强控制欲,极端干预子女教育,疯狂报班、禁止娱乐,试图复制自身成长模式。   2023年“游戏防沉迷”政策,80后支持率高达72%,10后学生反对率超80%。因为80后视游戏为“电子海洛因”,视短视频为“精神鸦片”。10后则认为游戏是社交方式,短视频是学习渠道。 双方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正如某位85后父母让其女儿每天学习14个小时。理由是:“我当年要不是往死里学,现在还在山里放牛。”他女儿却在作业本上写道:“我想当放牛娃,至少牛不会问我月考排名。”   1990年代国企大改革,全国超3000万工人下岗。很多80后的父母就在此时下岗,导致失业阴影长期笼罩着他们,让他们对“稳定”极度渴望。所以,80后厌恶风险,抵触创业、跳槽,认为“折腾不如安稳”。   2022年《中国青年就业观念调查》显示,80后对“体制内工作”的偏好度是90后的1.5倍。其实,恰恰是经历了不稳定,才造就80后对稳定有着病态般的执着,就像经历过饥荒的人,总会囤积粮食。 80后接触互联网一般是成年之后,至今仍保留着“前数字时代”习惯。比如微信用真名真头像,因为他们觉得“网络匿名=不靠谱”,就像80后认为长期不换号码的人值得交往,因为这意味着诚信、稳定和重情等特质。 但10后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们出生就接触智能手机,平均触网年龄约5.2岁。这让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天差地别,相当于工业时代教育体系VS数字时代认知模式。 80后学习的是标准化、确定性知识,教科书是唯一真理,老师是知识权威,任何争论都会止步于“纸质权威”。所以,80后写文章会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哪怕恐龙是咋灭绝的争论,也会以《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结论为准。 10后接触的是碎片化、可交互的信息流。他们遇到啥难题,会直接拍照搜题或问AI,并非翻教材。他们对“知识”的信任度往往取决于“点赞数”和“评论区共识”,而非单一的权威来源。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教材内容上,更反映在思维方式、学习工具和价值判断上。所以,当80后家长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时,很可能会喜提10后孩子怒怼:“过量钠摄入会导致高血压!”    这种冲突的本质是啥?表面看是“父母管太多”或“孩子太叛逆”,其实,深层原因是社会变革速度超过了人类适应速度。80后成长于工业社会末期,而10后出生在数字文明爆发期,两代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行为逻辑几乎来自不同的“平行世界”。 但这也是叛逆轮回,当年穿喇叭裤被骂的80后,如今成了反对cosplay的家长。正如当年60后怒斥80后“垮掉的一代”,但80后如今已成为社会中坚。而今天10后眼中“封建落后”的80后,恰恰就是昨日打破枷锁的叛逆者。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代际战争永远相似,却永无胜负,只有永恒的文明更迭。就像一位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的旧大陆,孩子是父母的新大陆,两代人之间永远隔着一片变革的海洋!

0 阅读:21
东意和你不一样

东意和你不一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