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刘震云语出惊人,他说:“人老了,不受儿女待见,不是因为没存款,也不是因为

阿睿谈天说地 2025-04-05 14:20:48

北大才子刘震云语出惊人,他说:“人老了,不受儿女待见,不是因为没存款,也不是因为没退休金,而是因为没做好这三件事。 作家刘震云,出身河南延津县农村,开局是农民,15岁参军,19岁参军高考,以河南省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从此,人生一路开挂。 大学毕业,他和北大校友,法学院郭建梅结为伉俪,同时,在《农民日报》担任编辑,在此期间,他先后出版了《新兵连》《头人》《单位》《一地鸡毛》《官人》《非梦与花朵》 同时还有作品《手机》《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被改编成影视剧。 刘震云说:“写书也好,读书也好,一定要看有见识的书,有见识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悟透一句,相当于多了十年经验,顿悟的瞬间,会让人恍若一日三秋。”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成就最高的作品,书中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入木三分,扒皮见骨,每一句都充满真知灼见。 2011年,受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8月,扛鼎之作《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同年,以160万元的版税收入在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位列第26名。 2012年,出版《我不是潘金莲》,同时担任电影《一九四二》编剧,影片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16,获得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2018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勋章骑士勋位。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人老了,不受儿女待见,不是因为没存款,也不是因为没退休金,而是因为没做好这三件事。 一、不会和家人好好说话,你和家人沟通的态度,决定你和家人之间感情的温度。 刘震云说:“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家人之间,不会好好说话,一张口就是冷嘲热讽,对家人极其苛刻,对外人卑躬屈膝。” 家人之间反目成仇,其实不一定都是为了钱财,一定有人说过一句话,伤了别人的心,那句话就是诛心的话。 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糟糕的父母,养不成孝顺的子女,尖酸是因为心里酸,刻薄是因为亲情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人之间不讲对错,只讲爱。 《颜氏家训》道破玄机:“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想让子女孝顺,首先父母要有慈爱,孝心是发自内心的主动,不是道德绑架的强迫,只有值得尊重的德行,没有值得尊重的年纪。 赡养,不是“经济契约”,亲情,不是“账户余额”,扼杀亲情的“元凶”,从来都不是经济利益的纠纷,而是不会好好说话。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败事。和外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和家人,总有吵不完的架。” 好的感情,都是靠交流培养出来的;语言即世界,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将活在什么世界;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家人之间相互为难,把好脾气给外人,把坏脾气给家人。 家人之间的争吵,永远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好好说话,才会彼此相爱,彼此相爱,才会岁月静好。 二、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所谓的高情商,不是追求愉快,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 刘震云说:“生命的体验,没有价码,也没有市场,主动装糊涂,不是窝囊,而是爱的真实,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对是错。” 一个人最高级的处世智慧,就是和光同尘,光而不耀,人之所以活得痛苦,不是因为活得太明白,而是活得不够糊涂。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自古以来,万千聪明人,难得一糊涂。只要看穿了,做个憨憨,真快活。所谓的智慧,就是三分聪明,七分傻。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言尽。宁可人前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 三,放下偏见,平视世界,有常责怪自己,不能埋怨他人。 刘震云说:“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没必要互相理解,也无需悲欢相通,生存的障碍,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走出偏见,偏见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世人心头,任你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撼动,这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 常识,是时代的偏见;认知,是知识的偏见;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礼记·大学》有云:“富润屋,德润身。”,珍惜拥有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逃脱世俗框架的束缚,接受别人的特别。 放下偏见,不是不辨善恶,不分是非,而是要学会鉴别,不能人云己云,不能盲目从众。读万卷书,走出时代的偏见;行万里路,走出地域的偏见。 《一句顶一万句》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他用最通俗的话,阐释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揭开弱者的思维封印,注入强者思维,用一句话唤醒一个灵魂。 时至今日,《一句顶一万句》已有十万读者,给出9.1的豆瓣评分,充分证明,这本书的价值。现在推荐的是无删减的精装版,千万别错过过。 一句顶一万句

0 阅读:0
阿睿谈天说地

阿睿谈天说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