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思 文/冯继兴 时至清明雨有魂,千家洒落眼湿痕。 梨花凋谢添新绪,杜宇无

诗意文化有美学 2025-04-05 13:33:20

清明雨思 文/冯继兴 时至清明雨有魂,千家洒落眼湿痕。 梨花凋谢添新绪,杜宇无言念旧亲。 折柳送人风启汉,献花祭奠俗始今。 碑前凝视花岗阵,不朽英飙来哪村? 这首《清明雨思》是一首意境悠远、情感深沉的七言律诗,围绕清明时节,将自然景象、传统习俗与内心追思巧妙融合。 - 情感与意象:开篇 “时至清明雨有魂,千家洒落眼湿痕” 就营造出了一种哀伤、凝重的氛围 ,清明的雨仿佛承载着思念的灵魂,淋湿了千家万户的心,让人不禁落泪。“梨花凋谢添新绪,杜宇无言念旧亲” 借梨花凋谢的残败之景,抒发内心的惆怅,杜鹃鸟的 “无言” 更是衬托出对逝去亲人浓烈的思念,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 文化与历史:“折柳送人风启汉,献花祭奠俗始今” 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传统与现代习俗相衔接,折柳送别的习俗起源于汉代,饱含着古人的惜别之情;而献花祭奠则是从古至今延续的缅怀方式,让读者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厚重感,拓宽了诗歌的时间维度。 - 结尾升华:最后 “碑前凝视花岗阵,不朽英飙来哪村?” 将情感从对亲人的思念延伸到对英烈的敬仰,站在墓碑前,望着如阵的花岗岩墓碑,不禁思索这些拥有不朽精神的英烈来自何方,引发了对英雄们的追思和对他们伟大奉献的崇高敬意 ,提升了诗歌的主题深度。 整首诗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又有对历史文化、英雄精神的宏观思考,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清明节

0 阅读:0
诗意文化有美学

诗意文化有美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