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开国少将之子被判死刑,其父得知后对省高院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资料来源:

寒烟锁重 2025-04-04 20:36:59

1979年开国少将之子被判死刑,其父得知后对省高院的态度是什么? 权威资料来源:《两熊案》 1979年11月的一天,一位名叫张玉兰的女刑警打开了电视,她意外发现电视台正在转播一场特别的公审大会。 看到受审犯人的名单之后,张玉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过去的几年,她正是一直为这起案件四处奔波。 只是案件的犯人可不是一般人,所以张玉兰自己都不认为犯人真会被公审缉拿。直到她看到了公审大会的转播,亲眼见到了这两个罪大恶极的犯人被判刑。 张玉兰所说的这两位特殊的犯人,他们可是开国少将熊应堂的儿子。 熊应堂17岁就参加了红军,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军中脱颖而出。后来,他作为四方面军的一员,在反围剿期间屡立战功,到了长征时期他已经成为军中的一名团长。 到了抗战期间,熊应堂继续在前线杀敌立功,在新四军期间,熊应堂转战多地,为安徽一带的抗日根据地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期间,熊应堂一路升到了三野第二十五军副军长的位置,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熊应堂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又长期担任浙江省军区司令,更是一度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 由于常年在前线指挥作战,熊应堂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家人,他也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他不得不将照顾家人的事情,让自己家人自行负责,这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 熊应堂的两个儿子熊北平与熊紫平,从小就受到了全家人的溺爱,这让兄弟二人变得骄纵跋扈。随着兄弟二人慢慢长大,他们仗着自己父亲的影响,开始在当地胡作非为。 熊家兄弟一开始就在本地做着小偷小摸的事情,一次熊北平偷了别人家的鸡,结果被人发现,事情闹大后当地群众将他扭送到派出所。 熊北平不以为然,一面狡辩一面又想仗着自家的影响力,把事情压下去,最终此事也不了了之,这让熊北平变得更加嚣张。 后来熊北平又看中了一个女孩子,没想到女孩被派去下乡,这让他非常不满,还曾放话要杀掉那个派她下乡的干部。这件事惊动了公安局,直接出动把熊北平关了一晚。 可他虽然经历了这些教训,但并没有改邪归正,相反他与弟弟熊紫平继续在当地为非作歹。两兄弟经常打架斗殴,由于他们父亲的身份,大部分人并不敢招惹他们。 后来熊应堂调任到四川,熊家兄弟舍不得这里的生活,便独自留在了浙江生活。彻底失去家人约束的他们,变得更加疯狂,他们聚集了一伙不良少年,变成了为祸一方的流氓团伙。 有一次,熊家兄弟见到一个女子路过他们家门口,众人便跑过去拦住了女人,谎称对方有些问题,强行将女人带到了家里,又假装要给派出所打电话核查情况,吓得女子不敢反抗,熊家兄弟便借机对女子施暴。 之后,他们与一些朋友打牌的时候,注意到有个一起来打牌的女人长得非常漂亮,兄弟二人便直接动手对女人下手。多年以来,这样的事情在当地发生了很多,熊家兄弟经常以各种理由,诱骗、胁迫女性实施犯罪。 事后他们还经常会拍下受害者的照片,以这样的方式威胁对方。考虑到这种事情对受害者本身影响不好,再加上熊家兄弟又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大部分受害者并不敢声张,连报案的也没几个。 其实熊应堂后来也发现两个儿子不成器,只是从小孩子的事情大部分都交给家里其他人管,等他再想严厉管教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而且他也从没想过孩子会犯下这种滔天大罪。 见到两个儿子最终浑浑噩噩,熊应堂果断将他们送到了部队里面,想着靠着部队的纪律管教他们。结果从军之后,熊家兄弟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他们退役,分别进入杭州市重型机械厂和杭州市锅炉厂当工人。这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工作,按理说能进入这么好的单位,只要好好努力,吃苦耐劳,肯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熊家兄弟还是本性难改,在工厂里也时常闹事,这也让他们的家人和周围的亲友对他们失望至极。后来兄弟二人的事情开始闹大,他们的案子在浙江都非常出名。 这件事引起上级的注意,最终将他们抓捕归案,得知自己的儿子因为犯罪被捕,熊应堂并没有干涉此案。 根据负责两熊案审判的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回忆:办这个案子当时没多少干扰,因为熊父对子女家教很严,因此熊应堂对省高院的态度是,出了这样的事,是自己的错,他并不干涉办案。所以最终做出无数缺德事的熊家兄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0 阅读:35
寒烟锁重

寒烟锁重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