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

历史海大富 2025-04-04 20:21:40

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对李士群说:“我的身份,岩井英一知道,你打电话问他吧!” 袁殊,1908年出生于湖北蕲春一个书香门第,家里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有点文化底子。年轻时,他跟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关心国家大事,1925年就加入了共青团,后来转入共产党。那时候的他,满脑子都是救国救民的理想,谁能想到,这条路会把他带进间谍的深渊呢? 20年代末,袁殊被组织派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他聪明、机灵,又有股子不怕死的劲头,很快就崭露头角。可那年头做地下工作,风险高得吓人,稍不留神就得掉脑袋。袁殊的第一次“身份转变”发生在1931年,他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选择了“自首”,从此跟共产党表面上断了联系,实际上却开始了更隐秘的任务。这就是他五重身份的起点。 袁殊的五重身份,听着玄乎,其实是乱世中求生的产物。具体来说,他同时扮演了这些角色:共产主义者、国共双方的秘密联络人、日本特务机关的线人、汪伪政权的情报人员,还有他自己那一套独立的操作。这五重身份不是随便编的,而是历史上有迹可循的。 先说共产党这边。袁殊入党后,虽然1931年“叛变”,但后来跟潘汉年搭上线,成了中共在上海的情报骨干。他干的事儿可不简单,比如搜集日军情报、策反敌人,活儿脏但效果杠杠的。再看国民党这边,他投靠后混进了中统,表面上是帮蒋介石干活,实际上不少情报偷偷流向了中共。 日本这边更复杂。袁殊通过岩井英一这条线,进入了日本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岩井英一是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要员,专门搞情报,袁殊跟他合作,表面上是给日本人卖命,实际上不少情报被他拿去“两头卖”。至于汪伪政权,袁殊在汪精卫手下也混了个职位,干的是76号特工总部的情报活儿,但心思压根不在汪这边。 最后,他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袁殊不是谁的傀儡,他玩的是平衡术,谁给的好处多、谁能保他命,他就往哪边靠一点。这种人,搁现在叫“墙头草”,但在那个年代,这是活命的硬本事。 到了1939年,袁殊的日子不好过了。汪伪政权刚成立,76号特工总部成了汪精卫的爪牙,专门抓中共和抗日志士。袁殊因为身份太杂,早被盯上了。这次逮捕,带头的是李士群,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李士群想从袁殊嘴里掏出点有用的,比如中共地下网络或者其他势力的秘密。 可袁殊不吃这一套。面对审讯,他直接甩出一句:“我的身份,岩井英一知道,你打电话问他吧!”这话听着嚣张,其实精明得很。岩井英一是日本大佬,李士群虽然狠,但在日本人面前得低头。袁殊这么一说,等于是把皮球踢给了日本人,让李士群自己去掂量掂量。这招不仅保住了他自己,还让76号投鼠忌器,没敢下死手。 袁殊能这么淡定,不是因为他胆子大,而是他手里有牌。第一,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太复杂,谁也不敢轻易弄死他,怕牵扯出更大的麻烦。第二,岩井英一确实是他的保护伞。日本人当时在上海势力强,汪伪政权得看日本脸色,袁殊抓着这根救命稻草,自然不怕李士群翻脸。第三,他干间谍多年,早习惯了这种高压场面,心理素质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事儿后来咋解决的?史料里没细说,但袁殊没死是肯定的。他被放出来后,继续在各方势力间游走,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才算告一段落。不过,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抗战胜利后,袁殊的五重身份成了烫手山芋。国民党忙着清算汪伪人员,他跑去投奔中共,可中共这边对他也不完全信任。毕竟,这家伙干过太多“两面三刀”的事儿,谁敢保证他没留后手?1949年后,他被安排了个闲职,1955年又因为历史问题被抓,判了15年。1970年出狱时,他已经是个60多岁的老头子,晚年过得低调,1987年在上海去世。

0 阅读:1
历史海大富

历史海大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