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有人在说,现在智能驾驶的各种事故被端上桌面了,会不会让智能驾驶的各种制度,

善朴看科技 2025-04-04 19:43:17

刚看到有人在说,现在智能驾驶的各种事故被端上桌面了,会不会让智能驾驶的各种制度,或是规则更严格。 理论上会,但如果用一个比例来描述,我觉得只有51% 比例很小。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顾虑:

1、如果限制特别多,比如某些人之前说的,现在法律法规影响了智能驾驶的发展。如果企业不能放开手脚去尝试,确实会让进度慢了很多。 可不让他放开手脚也是在保护人位的生命财产安全。

即便如此,其实也已经宽松了很多了。现在很多电车的驾驶行为,如果是油车交警看到或是拍到要算违章或危险驾驶的。比如:双手都不扶方向盘,现在似乎不管了,很久没有听过不扶方向盘会违章了。 开车打电话不行,可驾驶员睡觉没人管。这已经对智能驾驶宽容很多了。 所以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就是, 这些开车睡觉的人,事故率上升要谁来承担?

这就是个利弊的相互博弈,既要让智能驾驶好好发展,又要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怎么在中间找到那个平衡点,这个很重要。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

2、责任怎么划分现在也是个大问题。这个理论上是会被最先规范的地方。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目前的所有智能驾驶,其实全称都是“智能辅助驾驶”,它有N多限制条件,会影响它的水平。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很明确的定义,有辅助两个字,它就不是完全100%的自动,这种情况下,事故责任人就应该是坐在驾驶位的那个人。 因为有辅助两个字的功能都会有很多明确的要求,比如,需要手一直扶着方向盘,或是眼睛必须一直注视着前方,几秒内没有按规定行驶就会退出等等。

什么时候到了100%自动驾驶了,这个责任才由车主变成车企。这应该是最有效且直接的责任划分规则。

3、出事故后扯皮的问题。

我想起了特斯拉前两年的刹车失灵问题,很多事故发生后,车主就先来一句刹车踩了没反应,别管是不是吧,先来这么一句。结果呢?这么多起特斯拉被说没刹车的事故,有几个坐实了?

再比如之前那个吃席开su7的事故,闹的挺欢,后来呢?闹不下去了。

智能驾驶也是如此,不管因为什么,只要在用的时候出了故事,就怪智能驾驶,这多少有点偏颇。因为它有很多限制条件,并且车企在后台是可以看到完整的行车数据的。你什么时候接管的,干了什么,什么时候出的事故,这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你可以说智能驾驶自己偏了撞墙了。但考驾照时教的保持车距,提前预判这些知识都哪去了? 其实有,但依赖智能驾驶习惯后,提前预判的意识就会变少,所以导致即将发生事故时,来不及做出反应。

智能驾驶它不是人,它没有完美的处理所有事故的能力,即使是人也没这能力。但只要人一直保持安全的驾驶习惯,再加上智能驾驶的辅助,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可各种智能驾驶的事故,基本车和人都没有配合。

不管是哪种智能驾驶方案,全都有很多事故,不管是中国的品牌,还是外国的品牌,都有。之前媒体试驾某车的时候,弄了一堆违章还记得吧,这可是大几万买的智能驾驶,都这样,你怎么能把命交给一个“辅助驾驶”的功能呢?

4、现阶段怎么权衡比较合适?

目前智能驾驶已经到了很敏感的时期了,如果再来几个重大事故,我想上面也不可能看着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需要讨论很久,不需要等太久就可以落地的一些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

比如,智能驾驶过程中,如果睡觉的,直接吊销驾照。但不限制几年重考,吊销后让他去重考 。短视频平台如果发现有秀自己开车美滋滋睡觉的,直接封号一年,让他们这种虚荣或是得瑟的心里直接熄灭。这基本可以杜绝99% 上车睡觉的问题。而且还不影响智能驾驶的发展。也可以少一些因为睡觉导致的事故。也给品牌省点心。

和速度有关的问题,同理。只要在小视频平台秀严重超速的,直接封号一年。如果被人拍到有证据的,提供举报平台,直接和上面睡觉的一样,吊销驾照。

再者就是,所有智能驾驶的责任划分,只要开启是带有“辅助”两字的功能,所有责任全是人的问题。因为辅助它就是帮着你,你是主体。 而100%自动驾驶,就是车为主体,责任必然不是你的事。

智能驾驶肯定是要发展,所以为了不影响智能驾驶的进度,现阶段最好的方案,就是通过交规和精神层面的制约来组合完善和改善。

5、还有一点,这个锅就是媒体平台和小视频平台要背了。因为你如果一直关注某个车的智能驾驶,平台大数据就认为你有兴趣,就会疯狂给你推荐,当你看过100个,200个智能驾驶老厉害的视频后,你就会被洗脑,会觉得天下无敌了 。 即使是微博也是如此,如果你每天都看一些洗脑内容,时间长了之后推送的全是这些东西,你就会以为是真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有15万以上的事故,但你老觉得小米事故多的原因。如果真把每个品牌的事故数量列表弄出来,恐怕99%的品牌都不愿意。 智能驾驶驾驶故障最多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这种大数据的危害不仅仅是对车,对人们的生活已经造成了巨大影响。它会导致人们对很多信息造成认知偏差。

就好像之前我一个朋友和我说,现在各大视频平台擦边内容比以前少多了。我说你把账号退出再看看,结果刷出来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擦边的,后来我发现那小子就再也不登陆账号了。可能他怕大数据有危害吧。

讨论什么都行,但安全有关的事还是要上点心,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0 阅读:0
善朴看科技

善朴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