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中学生百里徒步 30载薪火相传祭英烈 4月3日凌晨5点左右,参加徒步祭英烈活动的弘文中学学生从学校出发。 当日,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1600多名师生凌晨5点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位于彭阳县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那里的391名烈士,全程往返共108里。 自1995年起,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原固原二中初中部)每年清明节前夕组织初一、高一学生徒步往返108里(约54公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2025年参与人数达1600余名师生及社会人士,累计30年参与人数已超3万人。 活动路线从固原市区出发,翻越黄峁山、跨清水河,最终抵达安葬391名烈士的任山河烈士陵园。途中模拟长征艰险,山路崎岖、砂石遍布,学生需步行约8万步,耗时15小时。 任山河战役是解放宁夏的首次战役,陵园内长眠的烈士多为无名英雄,最小年龄仅12岁,与参与学生的年纪相仿。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悟革命精神。 活动发起源于1995年时任校长韩宏对“中国孩子不能吃苦”言论的反驳。首次372名学生参与后,发现学生潜力远超预期,遂成为传统。 活动将红色教育与体能挑战结合,通过徒步的艰辛让学生切身感受先烈牺牲的壮烈。学生擦拭无名烈士墓碑时,常因“保家卫国的人连姓名都没留下”而落泪,历史课本的抽象故事由此具象化。 学校将其定位为“德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通过旅程中的互助、坚持与反思,培养团队精神、家国情怀和抗挫能力。 学生经历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如弘文中学教师刘银娟回忆,自己作为学生首次参加时脚磨出血泡仍坚持完成,这段经历成为她日后面对困难的精神支柱。 活动中,调皮学生主动承担“安全员”“卫生员”职责,分享食物、搀扶同伴,展现责任与团结意识。 学校提前一个月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如鸭子步、高抬腿),筛选不适学生并提供录像观摩。徒步期间配备医护人员、蓝天救援队、交警及保障车辆,确保安全。 针对争议(如“虐待孩子”质疑),校方强调“教育需勇于挑战”,通过完善方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30年的坚持,让这场徒步从体能挑战升华为精神信仰的传承。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通过少年的脚步,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注入新时代的脉搏。活动证明,教育不仅需要课堂传授,更需要通过实践唤醒青少年的内在力量与责任担当。
千余名中学生百里徒步30载薪火相传祭英烈 4月3日凌晨5点左右,参加徒步祭英烈
一赫的文化
2025-04-04 18:36: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