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22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同盟会元老李立三在他的办公室里吞下药片,等到工作人员赶来时,李立三的遗体早已僵硬。 1919年,李立三前往法国进行勤工俭学,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中,他并未因生计问题而忽视学习,反而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社会改革与劳动问题。李立三心怀革命理想,并逐渐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这为他日后加入共产党并投身工人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李立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到毛泽东的指派,前往安源路矿参与工人运动。他与刘少奇等人共同领导安源的工人罢工,积极推动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这一段时期,李立三在工人群体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并成为工人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李立三的多次领导下,工人运动的力度逐渐加大,这引起了当时路矿当局的高度关注。为了镇压这股力量,路矿当局数次设法抓捕李立三,但他总能凭借机智与胆略,巧妙避开追捕。 1922年,李立三受命在安源煤矿开展工作,担任工人罢工总指挥。他和刘少奇密切配合,共同领导了这场大规模的罢工行动。罢工的胜利,给李立三带来了更大的声誉,也让他在工人阶级中更具影响力。 在一次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李立三几乎被当局抓捕。路矿当局造谣称他已在长沙被杀,引发了广泛的误解与悲痛,尤其是在法国的革命同志们,误以为李立三为了革命已经牺牲。 李立三“牺牲”的消息传回法国,周恩来、赵世炎等人深受打击,心情低落。为了悼念李立三,他们甚至在旅欧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内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向失去的革命同志表示敬意。 就在大家为失去李立三感到悲痛时,意外的消息传来了:李立三居然并未牺牲,而是安然无恙,继续活跃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原来,那些关于李立三“牺牲”的传言仅仅是路矿当局为了阻止他继续领导工人运动所制造的谎言。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上海等城市爆发了广泛的罢工潮,李立三受命为上海的罢工总指挥,发动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尽管运动遭遇了强烈的镇压,但李立三依然坚定地领导着人民斗争。 这一时期,他再次成为当局的眼中钉,并在多个地方遭到追捕。最终,在党组织的掩护下,李立三秘密抵达汉口,准备继续组织革命活动。 在汉口,李立三再次遇到暗杀阴谋。吴佩孚雇佣了刺客肖剑飞来刺杀李立三,然而,在面对李立三时,肖剑飞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不忍下手。为了完成任务,肖剑飞假装杀害了李立三,向吴佩孚报信,谎称李立三已经死于刺杀。 吴佩孚信以为真,消息迅速传播,工人群众痛失一位伟大领袖,纷纷举行追悼会。而实际上,李立三不仅生还,甚至参与了革命斗争,他的“复生”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振,深感欣慰。 南昌起义爆发后,李立三被任命为战士经济委员会委员,负责指挥后勤工作。在一次行动中,李立三的生命再度面临威胁。当部队行进至武夷山时,李立三深入林中采摘果子,忽然遭遇山中土匪袭击。 李立三虽然拼尽全力反抗,但终究还是被土匪俘虏,带走。之后,土匪误将一名衣着与李立三相似的同伴扔下悬崖,大家误以为李立三已死。直到李立三在追悼会中意外现身,大家才得知他并未遇难。 到了1931年,李立三被组织安排前往莫斯科,在列宁学院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与工作。在那里,李立三充分反思了自己的过去,特别是自己在工人运动中的错误。他在一次讲座中主动向全体同学剖析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曾经的领导失误与带来的损失深感愧疚。 1946年,李立三回到中国,并向党的领导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反思。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他并没有回避,而是毫不掩饰地自我批评。这种高度的自我批判精神,赢得了党内同志的尊重与支持。 建国后,李立三在工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总工会的工作,兼任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政务委员等职务。在新的岗位上,他时刻牢记自己过去的教训,始终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推动我国工会事业的发展。直到1967年6月,李立三去世。 参考资料:朱汉国,杨群主编;周鸿册主编. 《中华民国史 第8册 传3》 2006
1967年6月22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同盟会元老李立三在他的办公室里吞下药片,
浅笑对风吟
2025-04-04 18:31:58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