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小孩不是被培养出来,而是自己展现出来的。优秀的小孩在后天会被不...
花红情感
2025-04-04 16:00:11
优秀的小孩不是被培养出来,而是自己展现出来的。
优秀的小孩在后天会被不断地打压,压制和摧残,直到最后慢慢就不优秀了。
少数几个挺住了,剩下来的,就成了真优秀。
绝大部分有天赋的,没挺住,就泯然众人了。
我认为绝大部分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小孩展现出了一些天赋,那么你一定要提前重视。
你的小孩100%一定不合群。
不管在什么环境里,优秀的人肯定是不合群的。
即便是在所谓的高大上环境里,比如所谓的名牌大公司大厂,能够升职到高管的,也是极少数人。
这些人和普通员工一开始上班,肯定是不合群的。
成年人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小孩子很难解决。
一旦解决不了,或者他错误的理解了社交这回事,让自己变平庸,以换取融入同学,交到朋友的结果,那么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很多所谓的乖小孩,优秀小孩,突然变坏了,基本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认为融入群体才是酷,所以他会刻意的跟随大家一起去网吧,游戏厅,台球室,旷课,打架之类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
家长自己要做孩子的知己。
很多家长的期待,是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渊博丰富。
但是自己的知识是否渊博丰富,不重要。
小孩喜欢看书,不爱玩游戏不爱看脑残偶像剧。
但是上学了,发现全班人都在看脑残偶像剧,他不看就融入不了群体。
回家了,和爸妈聊天,发现爸妈也偷懒,爸妈也喜欢看脑残偶像剧,脑残短视频。
聊些深度的话题,聊不起来。
聊不起来,在家庭里没有智力活动,在学校也没有智力活动。
你指望孩子成才,
莫非真的只要「学习好」「分数高」就够了,别的都不重要?
所以很重要的就是亲子共读,并且共同探讨。
但是这个亲子共读最重要的阶段不是童年,
而是青春期。
青春期才是最重要的阶段,而不是童年,
但是绝大部分人彻底忽略了青春期,只看童年。
为什么呢?
因为童年的知识简单,家长不需要努力就懂,可以监督。
青春期,甚至不要说青春期,5年级以后家长就不会做题了,孩子看的书家长也更不懂了。
青春期也是人类最热衷于广袤兴趣,各种人文科学知识的时期。
问题还是那句话:
上班了,周围人都在看脑残偶像剧,追脑残小鲜肉。
回家了,爸妈也在沉迷脑残偶像剧或者短视频。
小孩想聊聊人文,历史,科学,进行比较深入的知识和智力交流。
没有对象。
然后你希望孩子未来可以成才。
这个出淤泥而不染的难度,有点太大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