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王稼祥去世,悲痛欲绝的朱仲丽听说毛主席身体恶化,于是她修书一封寄给毛主席。 朱仲丽年仅五岁时,首次与毛主席相遇,毛主席正住宿于她父亲创办的女子私塾。 朱仲丽的父亲是一位东瀛留学归来的学者。 他深受新思想影响,致力于提升女性教育。 在毛主席与朱仲丽的父亲形成忘年交之际,小朱仲丽对这位领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反动势力冲击了他们的家园,学校也被占领。 父亲组织了声讨蒋介石及反动势力的集会。 然而,形势越来越危险,最终他决定带着全家撤离到上海。 在上海,父亲开设了一家小酒店,这也成为了许多共产党员的秘密联络点。 众多与革命相关的重要人物,都曾通过这家酒店前往中央苏区,其中包括谢觉哉、蔡畅、聂荣臻等人。 1932年他因胃癌病逝,享年49岁。 年仅17岁的朱仲丽接受了党的保护。 她的姐姐朱仲芷已经加入地下党,做翻译工作,党组织也决定让朱仲丽参与组织工作。 年少的她被秘密发展为共青团员,协助姐姐进行相关任务。 然而,党组织很快被发现,朱仲丽也因此被捕。 面对刑讯逼供,朱仲丽没有屈服。 反动派拿出一张倒在血泊中的红军战士照片,宣称那是她的姐夫肖劲光,已经牺牲。 朱仲丽依然坚决不暴露任何党的机密。 最终,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她被成功解救,恢复了自由。 出狱后,朱仲丽继续求学,并考入了上海东南医学院。 1936年,朱仲丽大学毕业后,决定投身革命事业。 1937年,在长沙八路军办事处停留后,她搭乘火车前往延安。 然而,在经过郑州时,日军的空袭让火车停运,朱仲丽穿着高跟鞋一路狂奔,冒着生命危险躲避空袭。 她回头看时,火车站已经变成一片火海。 经过一番艰难,朱仲丽终于抵达延安。 到达延安后,朱仲丽第一件事便是将母亲为毛主席准备的腊肉亲自送去。 在延安,朱仲丽成为一名战地医生。 此外,她的美丽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然而,她拒绝了所有追求者。 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朱仲丽作为大会的保健医生,和与会的毛主席、王稼祥等人有了更多的接触。 王稼祥初见朱仲丽时,便对她一见钟情,之后通过肖劲光向朱仲丽表达了想要接触的意图。 王稼祥身穿皮靴、马裤,气宇轩昂,朱仲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几个月后,王稼祥突然向朱仲丽表露了心意。 1939年,朱仲丽和王稼祥结为夫妇,婚礼虽简朴,却温馨,毛主席亲自为他们证婚。 然而,婚后朱仲丽因身体原因未能顺利怀孕,且经历了严重的妊娠反应。 经医生建议,她最终决定终止怀孕。 王稼祥对此表示理解,并安慰她不要难过。 此后,朱仲丽在莫斯科的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学业,专心于医院管理的学习。 与此同时,王稼祥在外交领域上取得了成就,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显得极其简单。 在王稼祥看来,自己对待亲戚的接济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人民的承诺。 王稼祥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特别是在晚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而朱仲丽则陪伴在他身边。 她为丈夫准备营养餐,跑遍街头寻找合适的食材。 在一次前往信阳的中,面对寒冷的冬季,朱仲丽亲自采购稻草铺在床上,只为让丈夫在寒冷中得到更多的温暖。 1974年初,王稼祥在一次心脏衰竭的突发情况下突然去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仲丽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正当她为失去伴侣而痛苦时,毛主席的健康也日渐衰弱。 朱仲丽一直心系毛主席的身体状况。 她写了一封信,并提到自己希望能够照料毛主席。 在她看来,毛主席是她亲如家人般的存在。 然而,信件发出后迟迟未收到任何回应。 最终,毛主席还是离世了。 为了纪念丈夫,朱仲丽开始整理丈夫生前著作。 她又发表了《万户深情怀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并再次在《人民日报》上整篇发表。 晚年的朱仲丽,尽管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但坚持每天站着写作,常常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最终创作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积累了数百万字的文字作品。 参考文献:[1]孙戎.毛主席夸我们是“一对模范夫妻”——朱仲丽深情回忆与王稼祥携手并肩的岁月[J].新闻世界,2006(9):51-54
1974年,王稼祥去世,悲痛欲绝的朱仲丽听说毛主席身体恶化,于是她修书一封寄给毛
陌上伊人笑
2025-04-03 19:57:26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