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赌石第一案!”河北霸州,一玉石商人将一块翡翠赌石以8000万的价格,卖给某钢铁集团董事长,结果董事长在开石的时候却发现石头不对劲,这块原石价格远不足8000万,因此质疑商人虚构玉石产地欺骗自己。经查验,玉石果然存在产地造假的情况,其总价值不超过436万元!董事长将玉石商人告上法院,法院判了! “愿赌服输,你东西都不一样,怎么不早点说。这么一大笔钱都敢骗,不告你告谁...” 八千万,这是一笔能彻底改变命运的巨款,然而却因为一块石头全部打了水漂。 2019年,河北某钢铁公司董事长马总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但内心却始终有个难以割舍的梦——赌石。 他深信,凭借一块翡翠原石,他就能实现财富的爆炸式增长,一夜之间翻上好几倍,甚至数十倍。这种充满刺激和不确定性的游戏,让他欲罢不能。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总通过中间人的牵线搭桥,结识了云南的玉石商人老张。 老张在玉石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是个典型的“老江湖”,嘴皮子极其厉害,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对他深信不疑。面对马总这样一个财力雄厚、对赌石又充满渴望的“大买家”,老张立刻看准了机会。他向马总大肆吹嘘自己的“独家货源”,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手上有一块“绝世珍品”——号称来自缅甸木那矿区的极品翡翠原石。 木那矿区,是翡翠界公认的顶级产地,出产的翡翠种水好、质地细腻,曾多次开出过惊世翡翠王,是无数赌石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宝地。听到“木那”二字,马总的心顿时悬了起来,眼里满是狂热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看看这块“传说中的瑰宝”。 当老张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在原石上的红布时,马总顿时被震撼了。这块原石外皮布满蟒带,松花浓郁,皮壳细腻,怎么看都是赌石界公认的好料。 更重要的是,老张煞有介事地告诉他:“这块料子,我原本是不打算出手的,但看在你是有缘人的份上,我才愿意割爱。市面上,像这种品质的原石根本见不到。” 马总彻底沦陷了,仿佛眼前的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座等待开采的金矿。尽管价格高达八千万,但在老张反复强调“物超所值”“一刀暴涨百倍”的诱惑下,他心甘情愿地掏出了巨额资金,签下了合同。 终于到了开切的时刻,马总满心期待地站在场边,眼睛一刻也不愿离开切割机。 他幻想着,随着刀片缓缓划开原石,一抹惊艳的翠绿色跃然而出,自己将一夜暴富,甚至成为翡翠圈里的传奇人物。 切割机启动的声音轰然作响,刀片缓慢地深入石料表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石粉的气息。马总的心跳加速,掌心微微出汗,眼神紧盯着逐渐显露的内部结构。 可是,随着原石被一点点剖开,场内的气氛却逐渐变得诡异。 预想中的浓艳翠绿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灰白色的杂质,夹杂着些许暗色矿物。 马总脸上的兴奋逐渐凝固,整个人僵立在原地,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冰水。 切割师傅用经验丰富的眼光扫了一眼,脸色微变,迟疑地说道:“这……不是缅甸料。” 这句话仿佛晴天霹雳,重重地击中了马总的心脏。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上前查看,试图找到一丝翠绿色的痕迹。 现实是残酷的——这块“极品木那料”,竟然是普通的危地马拉石料,价值不过区区四百多万元! 八千万,就这样打了水漂,换来一块毫无价值的“废料”。 马总的脸色惨白,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他回想起老张当初的夸夸其谈,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懊悔。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被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 从原石的来历,到“木那矿区”的噱头,再到精心营造的“天价珍品”氛围,这一切,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圈套。 八千万资金化作泡影,带走了他的幻想,也让他狠狠摔了一跤。 “危料缅卖”就是把质量差的玉石冒充缅甸产的优质玉石来卖,这种以假乱真的现象,在玉石交易市场里经常发生,已经成了行业里的一个常见问题。 这场赌石风波并未因马总的损失而终结,他愤怒之下,直接将老张及相关中间人告上了法院。 尽管玉石交易素来有“风险自担”的行业惯例,但本案显然超出了正常交易的范畴。 法院调查后发现,老张在交易过程中故意谎报原石的产地,将普通危地马拉石料冒充为缅甸木那矿区的翡翠原石,恶意隐瞒关键信息,误导买家,这种行为已涉嫌诈骗。 经过法庭的审理与证据调查,法院最终认定老张构成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责令其退赔马总的部分损失。 同时,作为牵线搭桥的中间人陶某,在明知老张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下仍积极促成交易,同样被判刑十年。 这一判决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老张的家属认为判决过重,随即提起上诉,希望能减轻刑罚。案件进入二审阶段,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最终结果尚未尘埃落定。 这一案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不仅让公众看到了赌石行业的高风险,也暴露出市场监管的缺失和行业乱象的严重性。 信源:宁夏观察
“中国赌石第一案!”河北霸州,一玉石商人将一块翡翠赌石以8000万的价格,卖给某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4-03 15:37:53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