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都没了,水平这么差?其实回头一看,原因还挺简单: 诸葛亮死后,姜维和廖化居然能把司马懿搞得心态崩溃,邓艾偷偷翻过阴平直接让曹魏完蛋,陆抗守着荆州那简直稳得像块老石头,这水平差到什么地步?真要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后期的人才评估标准被那些权力人物搞坏了。 曹操当年只看人能力,刘备三次去找诸葛亮,孙权看人的眼光也特别宽,这才有了那些草根逆袭的传奇。但到后期,魏国的九品中正制把人分得死死的,寒门子弟想翻身?完全不可能!蜀汉其实也想提拔魏延、姜维这些能打实事的人,结果被诸葛亮死后那些官僚整得死去活来。 东吴更夸张,孙皓那货把所有能用的人都搞掉了,最后只能靠陆抗撑着面子,这能怪人才没水平吗?更别提战争的方式变了。前期是开疆拓土的丛林法则,后期是守成内耗的宫廷剧。司马懿能把曹真、曹休耗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明,而是他能忍;姜维北伐被邓艾压着打,不是他水平差,而是魏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战争机器。 最搞笑的是有些人拿《三国演义》当历史,罗贯中写到诸葛亮死了就停笔,邓艾灭蜀的细节都没展开,读者怎么知道后期人才有多强?羊祜、杜预这些灭吴的功臣,小说里连配角都不是,这不就让大家觉得人才都没了? 从表面看本质,其实是当司马懿家族控制了魏国的政权,孙皓把东吴的臣子当牲口一样杀,蜀汉的后主只会躲在角落哭,这时代怎么会有英雄?所以说,别总拿人才不行当借口。历史向来是胜者为王,乱世要有枭雄,太平时需要的只是顺从的臣子。三国后期不是人才不行,而是权力圈子根本不需要改变局面的枭雄了。
三国后期不是人才不行,而是权力圈子根本不需要改变局面的枭雄了
沈涛来说事
2025-04-03 13:52:41
0
阅读:163
用户85xxx42
不是,人才是必须从小教育培养。三国混战五十年,汉代和平时期教育成长的一代人老了死了,新一代因战乱失去教育,人才大面积减少,这跟新中国一样,1949年前五十年全国范围战乱,到1949年,有初中文化的不足十万。等到八九十年代,大学普及后,中国科技大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