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眼下全球最激烈的博弈,既不是中美之间的角力,也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内部的“战争”,真正摁住特朗普喉咙的,不是什么对手国家,而是手握美元大权的美联储,这两方现在,掰得比谁都狠。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2025年3月,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同时威胁对欧盟、日本等盟友挥出大棒。 这种单边主义政策直接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核心CPI同比涨幅预计将攀升至3.5%,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 面对通胀高烧不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得不维持4.25%-4.50%的高利率区间,试图为过热的经济降温。但这一决策却与特朗普的"降息诉求"形成尖锐对立。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而直接:通过关税保护美国产业,同时要求美联储配合降息刺激经济,从而在选举年营造繁荣假象。 他多次公开指责美联储"不作为",甚至将通胀归咎于美联储的政策失误。这种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行为,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要知道,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以来,其独立性被视为美国经济稳定的基石,前总统尼克松曾试图干预美联储,结果导致美元危机,而特朗普的做法,正在系统性挑战这一制度底线。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与美联储的经济预测出现严重分歧。 美联储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显著增加,GDP增速预测下调至1.7%,而通胀预期却在攀升。 这种"滞胀"风险让美联储陷入两难:若维持高利率,可能加剧经济衰退;若降息刺激,则通胀可能失控。 而特朗普却将关税政策视为"美国优先"的胜利,全然不顾其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 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多月下滑,企业投资意愿降至冰点,高盛已将美国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 这场内部战争的外溢效应正在冲击全球经济。美元指数年内下跌4%,标普500指数回调近4%,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美国资产的安全性。 欧洲央行测算,若美国对欧盟加征25%关税,欧元区GDP增速将直接下降0.3个百分点。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央行也因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推迟货币政策调整。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将美联储纳入政治控制体系,甚至讨论修改法律剥夺其监管权。 这种做法一旦得逞,将彻底动摇全球对美元体系的信心,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货币政策沦为政治工具时,往往意味着经济危机的前夜。20世纪70年代的"大滞胀",正是美国政府干预美联储导致的苦果。 如今,特朗普与美联储的这场较量,已不再是简单的政策分歧,而是关乎美元霸权存续的生死战。 如果美联储被迫屈从于政治压力,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比2008年更严重的危机,但若美联储坚持独立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则可能提前终结。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改写21世纪的经济史。
你可能想不到,眼下全球最激烈的博弈,既不是中美之间的角力,也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一
情感励志故事
2025-04-03 13:07:25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