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年,汉臣韩德让病重,辽国太后萧绰心急如焚,她抱着韩德让幽幽地说:“这些年,

小博大史 2025-04-03 11:44:39

998年,汉臣韩德让病重,辽国太后萧绰心急如焚,她抱着韩德让幽幽地说:“这些年,我也没给你生下一儿半女,你怨我吗?” 萧家是辽国的大家族,而萧思温是朝廷重臣,辽景宗耶律贤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而萧绰是萧思温最小的女儿,从小就备受宠爱,被萧思温当做掌上明珠培养。 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多大的荣华富贵,嫁给多有权势的人,只希望自己的小女儿能够幸福快乐过一生。 所以他便在萧绰很小的时候便与自己的至交好友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定下了亲事,希望两个孩子长大后能够在一起平淡安稳地生活。 而萧绰和韩德让因为从小就在一起相互学习,一起长大,也算得上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相互之间也是互生情愫。 两个人在才学上也是非常的有天赋,萧绰作为女子,不仅聪慧,学习能力也非常的强,而韩德让才华只是他的一部分,在朝为政时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两个人在一起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成婚也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绰不仅在才学上有很大的进步,长相也是越来越貌美。 这样的才貌很快就让辽景宗耶律贤也略有耳闻,一次去萧思温家探望臣子的时候,无意间看见貌美的萧绰,便无法自拔。 耶律贤回到皇宫便下旨要纳萧绰为妃。这让萧韩两家十分的无奈,毕竟皇命不可违,萧绰只能割舍掉自己和韩德让的感情,进入了深宫之中。 两人从此被拆散,韩德让情场失意,便在事业上非常努力,很快便平步青云。而萧绰,因为长相和才情,颇受辽景宗的喜爱,为其生下3子3女,很快便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两个人虽然没能如愿在一起,但是都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只可惜好景并不长,982年,辽景宗在一场狩猎中受了重伤,宫中御医都回天乏力。 于是在临终前,耶律贤留下遗诏,让他和萧绰的长子耶律隆绪(后来的辽圣宗)继承皇位,因为耶律隆绪年龄尚小,如果遇到事情,可请皇后萧绰做决断,然后便撒手而去。 萧绰到底是个女子,耶律贤这一走,便丢下她们孤儿寡母的苦苦支撑整个国家。当时形势也非常严峻,外有宋国虎视眈眈,内有耶律皇族步步紧逼,让她压力十分地大。 好在耶律贤临终前告诉萧绰,这朝堂上还有两人可以信任,一个就是大将军耶律斜轸,另一个就是贤臣韩德让。 年纪轻轻便当上太后的萧绰虽有智谋,但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儿子,他让耶律隆绪认了耶律斜轸为哥哥,这样让大将军更能为二人巩固地位。 之后她又带着自己的儿子找到韩德让,哭诉自己多年来的不容易,如今内忧外患已经不能独自支撑,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韩德让旧情复燃,对萧绰十分的心疼,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萧绰心中也非常地感动,当年谈不上谁负了谁,但是心中总会有些亏欠,可为了自己为了儿子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她都要让韩德让成为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人。 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的强势加入,终于拨乱反正,让耶律皇族老实了许多,甚至在宋朝得知辽国内部问题发兵攻打的时候,韩德让也凭借过人的能力让宋国兵败退兵。 萧绰十分感激,面对韩德让的无私帮助,过去二人情意绵绵互许终身的回忆也唤起了她压抑在内心的情感。 也为了感谢韩德让的功绩,她赐了他耶律皇族的姓氏,两个人也在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支持下正大光明地谈起了恋爱。 当萧绰得到儿子的支持的时候,就不再隐藏自己内心的感情,甚至一次以封赏为由,在韩德让府上设宴宴请朝中众位大臣,也算是以此理由完成了二人的婚宴。 公元998年的时候,韩德让生了一场重病,这让萧绰担心坏了,她在床前抱着韩德让,遗憾自己没能给他生下一男半女,非常愧疚。 韩德让也十分心疼,而这次重病并没有要了他的命,他养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病才恢复健康。 那时的两人年纪也不小了,韩德让为了萧绰膝下并没有子嗣,而萧绰也担心自己真的不能给韩德让生出孩子,便在和儿子耶律隆绪的商量下,决定挑选一位优秀的皇子过继给韩德让。 两个人在韩德让病好后又一起生活了11年之久,萧绰1009年病逝,她死后韩德让也变得郁郁寡欢,没两年便追随其而去。 辽圣宗耶律隆绪一直都很感谢韩德让地付出,并且也把其当成亲生父亲一样照顾和关心,韩德让去世后,他便将韩德让和自己的母亲萧绰葬在了一起,也算了却他们生前的一份遗憾。      

0 阅读:43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