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前,刘拴虎在天安门广场突然发现一个烟头,而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

蜀山史道道 2025-04-03 11:04:32

1949年,开国大典前,刘拴虎在天安门广场突然发现一个烟头,而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导致3000多名国民党特务落网,让开国大典顺利进行!

在开国大典即将进行前夕,北平城内却四处暗藏玄机,当时国民党虽然败退了,但是在北平城内留下了很多特务。这些特务分子一直在寻找机会,破坏我们的开国大典,所以在开国大典进行之前,一定要将所有的特务分子全部消灭,才能够保障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为了能够扫清所有的残余势力,专门从部队抽调骨干分子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后面简称中央纵队,新成立的这个部门直属于中央军委公安部。当时刘拴虎担任中央纵队第1师第2团的排长。

当时北平城内潜伏的特务分子数量非常庞大,根据当时的统计,大约每80个北平老百姓当中就隐藏了一个特务分子,这个比例可谓是非常高的。为了避免被抓获,这些特务分子也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隐藏在各个地方,相互之间也没有特殊的联系。

但是随着开国大典即将进行,这些特务分子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挠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如果他们一直藏着不出来,还没有什么特殊的办法,但是只要对方有动作,那么肯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当时这些特务分子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在桥洞和其他隐蔽的地方放置爆炸物,并且在民间肆意制造谣言,目的是为了干扰党和组织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威信,在阴暗的地方还偷偷的搞暗杀,希望能够闹得人心惶惶。

面对复杂的敌情,中央纵队决定采取不一样的方法,让战士们身着便装在北京城内四处巡视,毕竟身着军装,离大老远就能够让人认出来。穿着军装去巡视,什么都发现不了,只有身子和便装才能够发现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同时也可以在巡视的过程当中发现许多的蛛丝马迹,身为排长的刘拴虎,在巡视的时候就被一个烟头吸引了,当时的北平城虽然已经确定成为了首都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无论从治安还是卫生各方面是没有办法和现在的北京进行比较的。

所以地上突然间多出一个烟头,其实并不是多么吸引人注意,之所以吸引刘拴虎的注意,是由于在烟头附近有很多皮鞋踩踏的痕迹。这样刘拴虎判断出来这是一个身穿皮鞋的人在附近抽烟,所以就想凑近看一下。

结果凑近之后,刘拴虎发现这个烟头也不普通,这个烟头属于飞马牌香烟。飞马牌香烟是新群烟草公司生产的,这个烟草公司原先是隶属于新四军第二师供给部,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毛主席也曾经抽过这个牌子的香烟。

当时许多的老百姓都把这个烟当成新四军的象征,后来在1949年7月份,上海中华烟草公司开始重新生产飞马牌香烟,不过这个烟其实老百姓抽的是比较少的,而且抽烟的人还是穿皮鞋。

这种种迹象都让刘拴虎意识到抽烟的主人身份可能并不简单,不过在周围简单的巡视一圈,刘拴虎并没有发现符合条件的人,但是刘拴虎也并不清楚,接连几天都来附近转悠,看看能不能发现相关的线索。

就在几天之后,刘拴虎的视野当中果然出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人,这个人脚上穿着一双皮鞋,同时戴着一个礼帽。刘拴虎在远处简单的观察了一下,发现对方手里拿着一张纸在勾勾画画,似乎是在做地图方面的标注。

看到这种情况,刘拴虎大喝一声:干什么的?这时候刘拴虎已经走到了对方的附近,没想到对方并不是特别的慌张,抬头看了一眼刘拴虎之后直接从腰里面掏出一个匕首刺向刘拴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换一个人可能难以招架,但是刘拴虎是中央警卫团出身的。

面对对方的刀也并不慌张,一个闪身躲过对方的刀之后,顺势一个擒拿将对方重重的摔在地上。随后所有人都赶了过来把这个错误分子给抓了,抓回去之后立即审讯,经过审讯之后得知对方的名字叫王以才。

王以才隶属于国民党国防部2厅华北督察2组北平情报组,他当时接到的任务就是绘制北平城的地图,没想到还没有完成地图的绘制,就被刘拴虎提前识破并且抓了。顺着王以才所交代的情况,公安部门开始顺藤摸瓜。

最终顺利清缴了特务分子3000多名,抓获其中的骨干分子14名,同时收缴的还有大量的武器和弹药,成功的保证了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0 阅读:54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