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嘉诚后悔也晚了,据港媒报道,原定于今天举行的售港签约活动已被无限期推迟,李氏家族共计暴亏了781亿! 李嘉诚,或许从未料到,自己在97岁这一年,会因一场港口交易导致市值暴跌781亿的结局。原定于4月2日举行的售港签约活动,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强势介入下,被无限期推迟,李氏家族的这场资本豪赌,正以惨烈的方式宣告失败。 这场交易的核心,是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将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扼守巴拿马运河咽喉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航运的关键节点,中国21%的商船货运量和60%的中拉贸易都依赖于此。 一旦这些港口落入美国之手,后果不堪设想。美国不仅可以随意抬高通行费,让中国物流成本飙升3 - 5个百分点,极端情况下,甚至能直接限制中国船只通行,掐住中国外贸的“咽喉”。 早在3月初交易传闻刚曝出时,官方就通过媒体释放信号,港府高层也多次私下约谈李氏家族,警告这场交易可能对国家战略利益造成的严重威胁。 但李嘉诚却心存侥幸,试图蒙混过关,依旧紧锣密鼓地筹备着4月2日的签约,全然不顾各界的反对与担忧。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的表态,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打破了李嘉诚的如意算盘。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将依法对此次港口交易进行审查,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这一强硬举措,让长和集团不得不紧急踩下刹车,原本计划飞往美国签约的包机也取消了行程。 消息传出,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长和系四家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跳水,短短半个月内,市值蒸发高达781亿港元。曾经在商界呼风唤雨的“李超人”,瞬间沦为人人痛骂的“卖国贼”,形象一落千丈。 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此次交易,或许是出于资产优化、规避风险等考量,甚至可能是想在中美经贸博弈的复杂局势中,为家族企业谋得一条“退路”。 但他严重低估了这笔交易的政治敏感性和对国家战略安全的深远影响。在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面前,任何企图以“在商言商”为借口,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行为,都注定不会得逞。 如今,这场交易虽已暂停,但后续走向仍充满变数。若李嘉诚坚持推进,不仅将面临国内舆论的持续谴责和监管部门的严厉制裁,还可能失去中国市场这一巨大的商业根基。 若选择放弃,除了要承担巨额的违约金,还将承受商业信誉受损的代价。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李嘉诚都已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这781亿港元的市值蒸发,或许只是他为这场错误“豪赌”所支付的第一笔“学费” 。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嘉诚后悔也晚了,据港媒报道,原定于今天举行的售港签约活动已被
游戏人生乐无穷
2025-04-03 10:35:03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