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53岁阿姨患癌急需用钱,女儿拿着家中存折取钱,却被告知里面一分钱没有

重瓦下庆 2025-04-03 09:55:37

河南郑州 ,53岁阿姨患癌急需用钱,女儿拿着家中存折取钱,却被告知里面一分钱没有,她回家一问才知道,母亲竟把积蓄全借给了在广场上认识的陌生小伙。原来,两人熟络后,小伙嘴甜地说会给她养老,阿姨一听,心花怒放,不惜掏空家底给男子借钱,让他买车,连欠条都没立。生病后,阿姨向男子讨债,对方态度却让她心凉个彻底。网友发出灵魂拷问:他图你钱,你图他什么?

据都市报道发布,乔女士母亲53岁,做保姆工作,平常业余爱好就是跳跳广场舞,生活也算是有滋有味。

然而,今年1月份,乔母突然被检查出患上了癌,让全家人都备受打击。

这病一查出来,后续的治疗费用可不低。一家人商量,先把家中存折里的6万多块拿出来用,后续不够了再去凑。

谁知,乔女士去取钱的时候,发现存折里竟一分钱不剩。她回家一问,母亲才支支吾吾地说,存折里的钱,都被她借出去了。

此话一出,让乔母的丈夫和女儿们都炸了锅,连忙追问借给谁了?而乔母接下来一番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原来,乔母23年在跳广场舞时,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15岁的男子,小孟。

乔母觉得自己和这个小伙子十分聊得来,很是投缘,就加了联系方式,两人没事就唠几句。

这小孟嘴甜呀,一整就把乔母夸得喜笑颜开,让她更喜欢这个小伙子了。

时间久了,两人也越来越熟络,这时,小孟就开始管乔母借钱。

起初,小孟只是一百一百地借。乔母觉得反正都是小钱,小伙子要是没难处也不会开这个口,自己能帮一把是一把,借呗!

后来,小孟开始大几百大几百地借。乔母看两人关系还不错的份上,还是爽快借了。

然而,让乔母没想到的是,小孟有一天突然说他想买辆车,需要借一大笔钱。

这次,乔母犹豫了。她手里没有啥钱了,之前干保姆攒了2万多的积蓄,几乎给小孟借出去了。

这买车花的可是大钱,她借不出来呀!

小孟看出了乔母的犹豫,三寸巧舌再次上线。他说姐姐,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我以后一定会给你养老,让你晚年无忧。你就再帮我一次呗?你放心,这钱我一定要尽快还你!

乔母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暖洋洋的。她觉得这小伙子真是个值得依靠的好人呀!

于是,乔母也不管之前借出去的钱小孟还没还,她一咬牙一跺脚,瞒着丈夫孩子,又把家里的6万块存款全部借给了小孟。

出于信任,乔母欠条都没打。她想着,反正小孟说会尽快还她,那就一定会还她。立欠条,伤感情!

然而,现实却给了乔母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她病倒需要钱治疗,让小孟还钱时,小孟却说自己手上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

丢下这句话后,小孟就像人间蒸发般,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再也联系不上了。

看着曾经信誓旦旦说要给她养老的人,如今却连面都不肯露,乔母心凉了个彻底。

一家人急坏了,只好找来记者求助。

记者提出,想看看母亲和孟某之间的聊天记录,结果发现两人是23年认识的,聊天记录却只有今年3月份的。

乔母说,是小孟让她删除的。这让乔女士更加怀疑孟某的用心。

她觉得,小孟从一开始就是在骗母亲的钱,根本就没想过要还。而母亲太容易相信别人,才会被骗得团团转。

当记者找到小孟在村里的住处时,却发现院里荒草丛生,根本不像有人住的样子。一打听才知道,他经常人在外面,几年都没回来过。

这让他们去哪里找小孟呢?简直是大海捞针呀…

最后,记者建议乔女士,如果对方迟迟不还钱,还是尽快去法院提起诉讼。

那么,乔女士一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回这笔钱吗?

《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乔母与小孟之间形成了口头借款合同关系。虽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口头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乔母有权要求小孟按照约定返还借款。

《民法典》第675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乔母与小孟之间没有明确约定借款期限,但乔母在病倒需要钱治疗时,已经催告小孟还款。然而,小孟却拒不还款,甚至失联。

根据规定,乔母有权要求小孟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借款。

总的来说,乔女士一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回借款。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孟返还借款。如果法院判决小孟返还借款,但小孟仍拒不履行,乔女士一家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乔母的遭遇,你怎么看?

0 阅读:2
重瓦下庆

重瓦下庆

专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