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收庞涓为徒,庞涓在鬼谷子门下学艺三年,感觉自己技艺已成,准备出山。临行前,

亲姐姐的安安 2025-04-03 09:46:34

鬼谷子收庞涓为徒,庞涓在鬼谷子门下学艺三年,感觉自己技艺已成,准备出山。临行前,师傅送了他八字箴言:“遇羊得荣,遇马而瘁。”庞涓不当回事,没想到真的应了鬼谷子的话。 鬼谷子虽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 在正史中对其生平也很难溯源得更具体,但《战国策》和《淮南子》都提到他隐居鬼谷,传授苏秦、张仪等纵横术,还有传说他活了两百多岁、收了五百弟子。 当然,这可能属于后人附会的。 据说,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二人一同学习,感情深厚。但是庞涓性格急功近利,感觉自己学有所成,便想下山寻个差事,发挥自己的价值,干一番天地。 孙膑则想再进修进修,总觉得自己的火候还不够。于是,庞涓下山后,师兄弟二人紧紧相拥,难分难舍,谁能想到后来会自相残杀。 庞涓下山时,鬼谷子赠他八字箴言。庞涓的第一桶金来自魏国。 当时魏惠王正求贤若渴,庞涓打着师父的旗号投奔,很快被任命为上卿。魏惠王为他设宴,席间特意献上"羊肉蒸菜"。这道菜在当时是顶级礼遇,庞涓由此平步青云,成为魏国军方一把手。 没多久,有人游历到魏国,便向魏王推荐了孙膑,称赞他师承鬼谷子,其智谋无人匹敌。求贤若渴的魏惠王一听,恰好是庞涓的同门师兄弟,便让他写信请孙膑出山。 庞涓不情愿,但也照做了。那时,他还不知孙膑已经修习了《孙子兵法》。 庞涓离开鬼谷子下山去,鬼谷子便将失传已久的《孙子兵法》交给了孙膑,并悉心教导,不出几日便学有所成,后来作了《孙膑兵法》。 孙膑接到庞涓的邀请下山之前,老师鬼谷子掐指一算,认为他有大灾,便将他原本的孙宾的名字改为孙膑,一再叮嘱他凡事务必小心。 魏惠王将孙膑视为上宾,命庞涓和孙膑二人斗法,想看看是更厉害。庞涓的所有阵法和招数都被孙膑一一破解,但孙膑的招数庞涓看都没看过,也不懂破解。他怕自己被魏王嫌弃,便假意和孙膑沟通感情,诱使他说出解题秘法,然后偷偷告诉了魏王。 魏王便认为庞涓和孙膑旗鼓相当,都是人才,对孙膑也打算重用。 庞涓嫉恨他,向魏王进谗言:"留之必为后患。"通过构陷对孙膑施以膑刑——挖去膝盖骨,在脸上刺字,想要通过这些方式让孙膑消失在大家视线里。庞涓还逼着孙膑写出了《孙子兵法》的注解。 孙膑佯装发疯后,庞涓心有疑虑,多次派亲信乔装成不同身份之人,混入孙膑所在之处暗中观察。孙膑深知庞涓多疑,于是整日披头散发,在泥沼中打滚,与猪同食同睡,言语颠三倒,时而痴笑时而怒骂。 面对庞涓派来之人的试探,孙膑始终不露破绽。齐王使者听闻孙膑遭遇,钦佩其才,精心设计,趁庞涓一次外出视察之机,扮作魏国的送葬队伍,将孙膑藏于棺木之中,巧妙骗过庞涓守军,成功将孙膑救走。 孙膑逃至齐国后,立刻策划复仇。 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他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公元前 341 年马陵之战,魏国进攻韩国,孙膑采用‘围魏救韩’之策,袭击魏国首都大梁。 之后,经过一番仔细推算,料定庞涓在天黑时分定能行军至马陵,而且庞涓为人自负,且齐国那时名声在外也不太好,庞涓打心眼里认为齐国胆子小,容易退缩,不足为惧。 孙膑采用减灶计诱使敌军进入埋伏圈,让庞涓误以为齐国人已经跑了一大半,降低防范心理。 马陵之地,道路狭窄不堪,两侧更是峻岭险隘,地势极为不利。 于是,孙膑心生一计,命士兵将道旁大树的树皮剥去,露出里面洁白的树干,并在其上赫然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随后,他又调派了一万名弓弩手,悄悄埋伏在马陵道的两旁,并与他们约定:“待天黑之后,若见此处有火光闪动,便是万箭齐发之时。” 庞涓果然如孙膑所料,当晚率军赶到了那棵被砍去树皮的大树下。他见树干上白字醒目,便命人点火照亮以查看字迹。 岂料,那字还未读完,埋伏在两侧的齐军弓弩手便万箭齐发,如同雨点般向魏军射去。魏军顿时大乱,慌作一团。 庞涓见状,明白中计,拔剑自刎,临终前愤然叹道:“唉,竟成就了竖子之名!” "遇马而瘁"的预言在此应验。 这个故事不见正史,出自各个民间演绎,其中包括《东周列国志》。

0 阅读:53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