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王震反对薄一波排在中顾委副主任第二,遭拒后无奈表示:他是常委,有这个权力 1985年的时候,王震觉得薄一波不应该排在中顾委副主任的第二位,他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没被采纳。王震只好说:“人家毕竟是常委,有这个决定权嘛。” 时间回到1976年,那时候国家开始步入正轨,好多以前的老干部都回到了中央,咱们国家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邓小平发现年轻人越来越重要了,于是开始大量提拔年轻干部,好跟上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为了让老干部们还能继续发光发热,邓小平想了个办法,建立了中顾委,让这些有经验的老干部当顾问。这样一来,领导层年轻化了,老干部们也能继续给国家出主意、想办法。1985年9月,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开之前,中顾委来了个大变动,加入了不少新的老干部,其中王震特别显眼。王震可是个大佬级别的人物,资历老得很,早年间就跟毛主席一起在江西搞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反围剿、长征、抗战还有解放战争,立下了好多大功。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被评为了上将,成了中央候补委员。 不过呢,这次变动里,薄一波被提拔成了中顾委的副主任,还排在了第一位,负责平时的工作。这事儿王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也是个老革命了,排名也应该靠前点。可商量来商量去,王震发现薄一波就是不同意改排名,理由是“他是常委,有这个权利”。王震跟身边的秘书说:“薄老这个人可厉害了,他是党八大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经常参加政治局常委会的会议,不管是党的工作、政府事务、军事指挥、群众工作,还是人才选拔、文化建设,他都很在行,我哪敢排在他前面呢?”虽然王震很谦虚,但薄一波也很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决定还是让薄一波继续当副主任的头儿,王震排在他后面。 虽然王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他非常佩服薄一波的能力和所做的贡献。这两位老同志互相谦让,又都坚持自己的原则,真是让人看到他们的胸怀和气度。最后,王震也接受了这个结果,继续在中顾委的岗位上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个故事虽然不大,但是很好地表现了两位老干部的高尚品德和默默付出的精神。王震和薄一波不光是并肩作战的老同事,还是互相敬重的好朋友。在中顾委工作的时候,他们一起帮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为咱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大功。他们俩的谦让和执着,不光能看出他们个人的气度,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和团结一心。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咱们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
1985年,王震反对薄一波排在中顾委副主任第二,遭拒后无奈表示:他是常委,有这个
三岁半啊
2025-04-03 09:1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