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内地抛售房产并将资产转移到国外这一现象,引发了诸多公众关注与讨论。关于为何看似未被管制,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法律、经济以及监管层面的原因。 从法律角度来看,在符合一定法规政策的前提下,资产转移是被允许的。根据《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已取得外国永居或国籍的人士,可申请一次性转移移民前境内合法资产,且无金额上限 。若李嘉诚满足相关条件,比如已获得境外身份,并且所转移资产来源合法、完税等,那么他的资产转移行为在法律框架内有其操作空间。 在经济层面,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权。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中进行资产买卖、投资转移等行为,只要不违反市场规则和法律,都被视为正常的市场活动。李嘉诚旗下企业在商业运作中,对房产等资产进行处置和投资方向调整,从商业角度看,是基于其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对市场形势的判断。例如,从2013 - 2025年期间,他的长和系进行了一系列资产抛售与转移操作,像抛售上海陆家嘴写字楼等核心地产,将总部迁到开曼群岛等,这一系列操作可能是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规避政策风险等商业考量 。 在监管层面,并非无人管理。国家对于资本外流一直保持着关注和监管。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和企业的外汇交易、资产转移有着严格规定,如个人每年购汇额度一般限制在5万美元。企业资产转移也需经过多部门审批,要对资产来源、交易合法性等进行审查。对于李嘉诚这样大规模的资产转移,监管部门肯定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只是如果其行为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就不能随意干涉。 但普通老百姓想拿几万美金到国外困难,主要是因为国家实行外汇管制政策,目的在于维持国家外汇储备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保障国际收支平衡 。这种管制措施是为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安全,防止资金无序外流对经济造成冲击。而个人外汇额度限制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管控手段,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额度限制下,转移大额资金到国外就会面临诸多限制 。 与普通民众相比,像李嘉诚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资产转移上有着不同的规则。企业资产转移涉及到更复杂的经济活动和法律程序,虽然同样要遵循相关法规,但操作流程和审查重点与个人有所不同。大型企业的资产交易往往涉及大量的法律文件、财务审计以及监管审批,只要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完成这些程序,资产转移就能进行。 不过,李嘉诚的资产转移行为也受到了舆论和官方的关注。例如在2025年3月,他将旗下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套现190亿美元,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此行为引发官方批评,港澳办转发社评直接点名,警告其若不改过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表明虽然在商业和法律层面他有操作空间,但当行为触及国家战略、公共利益等层面时,就会面临来自社会舆论和官方的压力。
各大企业布局了半天东南亚,结果特朗普直接掀桌子不讲规矩了。产能在越南的立讯精密
【41评论】【1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