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功臣破例,因为功臣平定了台湾! 清朝时期,官员都有顶戴花翎,所谓“顶戴花翎”,其实是两个部分、“顶戴”指官员戴的圆锥形的帽顶,“花翎”是皇帝赐的插在帽顶上的装饰品,一般是对朝廷有贡献的人才会赏赐“花翎”。 而且,在清朝,“孔雀翎”在众多“花翎”中最为贵重,且最上等的孔雀翎一般只有诸王和内大臣才有资格带。但从清朝康熙年间,这个记录就被打破了。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提督施琅攻下台湾,并招降明郑集团,立下社稷之功。在回京受赏时,康熙帝龙颜大悦,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 施琅不敢受侯爵,几番推辞,最后退一步说:“恳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 意思是,我不要侯爵,只要能像内大臣那样,赐我孔雀翎戴就行了。 当时,在外的提督、将军、总督、巡抚是没有赏赐孔雀翎这个先例的,纳兰明珠等大臣都觉得施琅的要求太过分,康熙帝则认为,施琅之功,非同一般,侯爵要封,孔雀翎也要赏。于是,从那以后,在外的督抚、将军提督等人,只要立下大功,都可以被赏赐最高级别的孔雀翎。 巍巍山河,多年之后,若我军收台,我愿抛去那些封建标签,以孔雀翎献给促成统一大业的“施琅”。愿山河永固,祖国一统。
康熙帝为功臣破例,因为功臣平定了台湾! 清朝时期,官员都有顶戴花翎,所谓“顶戴花
零零说史
2025-04-02 20:02:38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