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给边防战士修一个玻璃哨所呢?”看到边防战士在海拔 5000 多米、零下 50 度的极寒中坚守岗位,网友们心疼不已,随即纷纷提议为他们修建玻璃哨所。 凛冬将至大雪覆盖着连绵的群山,想象一下在海拔超过5000米、气温可能降到零下50度的极寒地区,有一群战士正在默默守护着国家的边境线。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提议,建议为这些边防战士修建玻璃哨所,这个看似充满关怀的建议,实际上可能面临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戍守边疆的战士们,就像祖国的钢铁卫士,常年扎根在环境恶劣的边境线上,高海拔、严寒、缺氧、物资不足,都是他们每天要面对的难题。 不少网友看到边防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坚守的照片非常心疼,建议为他们建造玻璃哨所,希望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建造一些玻璃哨所好像并不困难,但为什么一直没有这样做呢? 这事情比最初认为的要难得多,第一边防哨所通常地处偏远地带,补给点往往相隔十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后勤补给相当困难,怎样把那些又重又大的玻璃运到哨所,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大难题。 而且玻璃哨所建成后的维护费用相当可观,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时,玻璃材质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会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维修频率增加,进一步抬高了维护成本。 除了运输和维护上的麻烦,“玻璃哨所”自身也有一些问题很难解决,玻璃内外温度不一样时,很容易出现水汽凝结,甚至结冰的情况,这会让战士们看不清楚外面,无法有效观察情况。 更重要的是玻璃会反光这可能会让敌人发现哨所的位置,让战士们陷入危险。 有些网友觉得用监控代替人工巡逻挺好,说能全方位无死角地盯着,但实际上监控系统也没那么完美,间谍很容易搞破坏弄出安全问题。 就拿我们现在住的城市来说,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可犯罪还是有,监控并不能完全代替人来做。 戍边战士们能在艰苦环境下坚守岗位实在不容易,他们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却意志坚定,很快就能适应高寒环境。 他们身穿特制防寒服,顶着风雪认真站岗巡逻,按时更换班次,并且长期接受适应性训练,应对各种恶劣情况。 新疆北湾地区紧邻额尔齐斯河,那里的边防战士们处境艰难,他们不仅要抵御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还要时刻提防蚊虫叮咬,面临疟疾的威胁,战士们身穿厚重防寒服,艰难地在沼泽地带巡逻,恶劣的环境连军犬都难以适应。 我国一直特别关心边防,努力改善边防战士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有个可靠的大后方。 我们也得关心支持边防建设,向那些默默保卫我们幸福生活的边防战士们致敬!科技进步这么快,将来会不会有更好的守边方式呢? 【信源】中国军网|《脸上的“高原红”,是这群边防战士最精彩的青春印记》
“为什么不给边防战士修一个玻璃哨所呢?”看到边防战士在海拔5000多米、零下
桃花林里诗
2025-04-02 18:48:27
0
阅读:102
简解
我相信商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