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4-02 18:09:57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后,力排众议!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他说:“如果预测不准,我承担一切后果,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 地震并非毫无预兆,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曾经有专家对唐山及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地震发生前,很多小动物都出现了异常反应。 其中最明显的是鱼,只要家里养过鱼的都发现,原本安安静静的金鱼就像着了魔一样,疯狂跃出水缸之外。 农村地区的情况更明显了,牛羊猪狗躁动不安,小老鼠也成群结队搬家,蚂蚁也围成一圈。 大多数村民们只是感到奇怪,全然不知危险已经迫近,因为没人告诉他们:这是地震来临的前兆。 只有在距离唐山只有115公里远的青龙县,开到最大声的广播不断播报着各种地震避灾注意事项,家家户户都把贵重物品搬了出去。 青龙县的县委书记冉广岐带头值班,拉着全体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跟检查,中小学的课桌也被搬到了操场。 当时上级并未下达地震避险的通知,冉广岐的做法显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冉广岐下定决心,提前让全县百姓做准备呢? 其实在真正走马上任之前,冉广岐连什么是地震都不知道。 他从小在河北蠡县长大,从未碰到过任何自然灾害事件,也不懂地震的危害有多大。 直到冉广岐来到青龙县就职,得知华北和渤海地区可能有地震发生,必须提早做好准备。 当时华北各个地区已经建立了观测站,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地震。 而1976年的地震预测报告显示,渤海一带可能会在七八月发生地震,唐山刚好在地震带上。 但没人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生,就连国家地震局也只能分析其中异常,做出“重视”的提醒。 冉广岐得知这个消息后,行动却不止重视那么简单。 他让全县47万百姓提前出动,若是没有发生地震,又该如何向省里、向47万百姓交代? 最稳妥的做法,是先向上级领导请示,得到批准再跟百姓动员和解释。 但冉广岐看着手头的地震资料,他的心里早已做出了判决,斩钉截铁的丢下一句话:“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如果出了问题,大不了这顶乌纱帽我不要了。” 冉广岐满心都是人民群众的安危,他深知大自然是无情的,决不能拿百姓的生命跟上天打赌。 然而,恰恰是冉广岐这份坚持,青龙县创造了一个“全员平安”的奇迹。 但每一个生命奇迹背后,其实都是人为的努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绵阳桑枣中学也创造了一个奇迹,2300名师生用96秒完成了疏散。 他们的动作整齐利落,丝毫没有慌乱和哭闹,就好像对地震早有预知一样。 事实上,桑枣中学的师生们演练了数百次,几乎每周都有固定的防震演练和宣讲。 关于地震避险的诀窍,已经被每一个学生牢记到脑子里,形成了肌肉记忆。 在地震发生不久前,还有家长因为学校搞防震演习,准备上教育局投诉不务正业的叶校长。 然而恰恰是不爱搞学习的叶校长,挽救了2300名师生的性命。 有人说他是穿越者,叶志平却早已在采访中给出最诚恳的回答:“责任重于泰山。” 四川位于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正好形成了一条地震带,是我国地震多发的地区。 而唐山位于环渤海地震带上,这个地区就像是一个已经有裂缝的玻璃壳,稍有磕碰就会碎裂。 人类无法准确预判地震到来的时间,只能用千万分之一的谨慎准备,在灾难来临时谋求生机。 参考资料: 唐山地震青龙县奇迹回放:全县仅1人死亡,东方网#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0 阅读:5
桃花林里时光

桃花林里时光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