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陕西小伙听说,网友突发脑梗病危,跑了900多公里,去见他最后一眼,谁知,医生却说:“如果好好护理,还可能醒过来!”小伙一撸袖子:”我来照顾他!“ 这事儿发生在2023年,一下就揪住了大家的心。一个是陕西榆林的申柯瑜,另一个是河南西平的徐海涛。 2021年,他们在网络公益活动里结识,虽说隔着900多公里,却因为共同爱好和相似三观,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徐海涛这人,命运挺坎坷。家中独子,父母因病相继过世,还留下一堆医疗债务。为了还债,他只能到河南开封打工。 可即便生活这么难,他依旧善良阳光,碰上有困难的人,总会伸出援手。 在申柯瑜遭遇生活挫折时,也是徐海涛耐心开导、暖心陪伴,帮他走出了至暗时刻,在申柯瑜心里,徐海涛比亲兄弟还亲。 转折出现在2023年11月12日晚,独居的徐海涛突然头部剧痛,干呕不止,接着就晕厥在卫生间。 20多个小时后才被朋友发现送医,诊断结果是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早就错过了。 一周后,叔叔因为费用和地域问题,把他转到县医院。亲戚朋友都觉得他时日不多,纷纷摇头叹息。 申柯瑜得知消息,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前几天还好好通话的人,怎么突然就倒下了? 他一刻没耽误,买了最近一班列车,坐了20多小时火车,跨越900多公里赶到病房。看到徐海涛脸色苍白、浑身插满管子孤零零躺在病床上,申柯瑜的心都碎了。 可就在他握住徐海涛的手,喊了一声“涛哥”时,原本昏迷不醒的徐海涛,左眼皮竟然轻轻动了几下! 申柯瑜激动得不行,赶忙跑去问医生。医生说,还有半年到一年半的黄金恢复期,要是护理得当,有希望醒过来。 申柯瑜一听,当场决定留下照顾。他回榆林关闭了自己的玩具店,带着行李再次回到河南,一头扎进护理知识的学习里。 从那以后,申柯瑜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每天帮徐海涛按摩、擦身、翻身、清理大小便。医院条件有限,晚上他裹着被子睡在走廊,设好闹钟,每2小时就去查看。 可即便他这么拼命,徐海涛的各项指标还是持续下降。 很多人劝他放弃,毕竟非亲非故,他已经仁至义尽了。但申柯瑜坚决摇头,他觉得错过这一年半,徐海涛可能就真没希望了,可自己还有大把时间。 坚持了40多天,转机终于来了。徐海涛的右腿突然动了一下,这一下,就像一道光照进黑暗。申柯瑜征得同意,把徐海涛转到开封中心医院。 医院制定了详细治疗康复方案,西医治疗8个月后,再进行中医治疗。医生断言,只要坚持,徐海涛未来能独立行走,语言功能也能恢复。 之后的日子,申柯瑜更忙了。每天凌晨5点就得起床,给徐海涛穿衣、洗漱、喂饭,赶在6点半去康复大厅排队。在他的鼓励下,徐海涛慢慢有了进步。 60天时,徐海涛吃力地说出“科瑜好”,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 100多天后,徐海涛能站起来了。过年时,申柯瑜在病房贴上福字、挂上灯笼,做了一桌徐海涛爱吃的年夜饭,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徐海涛已经能独立行走、自己吃饭,说话也清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都离不开申柯瑜300多个日夜的无私付出。 为了支付医疗费用,申柯瑜发起网上众筹,好心人的捐款直接汇入徐海涛对公账户,医院也提供免费伙食。 申柯瑜说,自己是在报恩,而徐海涛则感慨自己太幸运,能在最无助时遇到这样的好兄弟。 从这件事里,咱们能看到人性的光辉。在如今快节奏、人情有时略显淡薄的社会,申柯瑜和徐海涛的友情显得格外珍贵。 申柯瑜不顾回报,全心付出,这是对友情最纯粹的坚守。徐海涛之前的善良,也为自己在困境中赢得了这份难得的情谊。 这也让我们相信,生活中多付出一份善意,说不定哪天,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就像老话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真心待人,总会有好结果。
24岁陕西小伙听说,网友突发脑梗病危,跑了900多公里,去见他最后一眼,谁知,医
霜狼踏雪寻梅香
2025-04-02 18:02:46
0
阅读:378
君子不争炎凉
人间自有真情在[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