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为什么不嫁到中国? 印度姑娘不嫁中国小伙,就像咖喱配不上老干妈——文化差异比恒河水还深。跨国婚姻这盘棋,中印双方都难落子。 宗教关卡拦路虎。印度教规定跨种姓通婚都难,更别说跨国。2019年北方邦有对中印情侣想结婚,女方家族直接搬出《摩奴法典》,非说男方刹帝利血统不纯。最后逼得小伙在瓦拉纳西恒河边剃头明志,才勉强过关。 语言鸿沟赛天堑。印度22种官方语言,中国方言千千万。德里大学调查显示,95%印度女性只会印地语和基础英语,而中国男性英语流利率不足10%。更别说微信聊天时,把"nihao"发成"ni hao"(印地语"你走开"),分分钟闹分手。 嫁妆制度吓退人。印度婚嫁平均花费1.3万美元,是中国人均年收入两倍。上海小伙阿强相过孟买姑娘Priya,对方开口就要黄金500克+特斯拉Model 3当彩礼,吓得直接删微信。反观中国丈母娘要房要车,好歹还能贷款分期。 饮食差异要命门。印度教徒严格素食占比37%,连炒菜锅都得单独准备。广州小刘娶了喀拉拉邦的玛丽卡,每天为能不能用猪油炒菜吵架,最后离婚理由写着"厨房主权纠纷"。 签证难题卡脖子。印度女性嫁到中国,光是Q1签证就要准备12项材料,比考印度公务员还复杂。更离谱的是,北京某区民政局要求印度新娘提供"未婚声明"的吠陀经公证,全德里都找不到会盖章的婆罗门。 当然也有例外。深圳宝安的拉吉妮奶茶店,老板娘就是嫁过来的旁遮普姑娘。秘诀是什么?她老公在印度卖义乌小商品十年,练就一口流利印地语,结婚时给老丈人送了300台红米手机当聘礼——这波文化输出,雷军都点赞。
不愧是印度,够奇葩。印度一男的是个电工,经常出差,老婆留在村里,太寂寞了,就
【166评论】【342点赞】
流氓的低音鼓
高种姓的其实是波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