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18日,地下党员李维嘉接完头,正要回家,一个小姑娘却偷偷朝他摆手,

时说历史 2025-04-02 15:12:49

1948年4月18日,地下党员李维嘉接完头,正要回家,一个小姑娘却偷偷朝他摆手,他意识到出事了,赶紧转身离开!

1948年的重庆,国民党军统特务和中共地下党正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军统重庆站站长徐远举是一个阴险毒辣的人物,为了消灭中共地下党组织,他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从诱供、逼供到威逼利诱,他使出浑身解数,致使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地下党员叛变,更可怕的是,他还故意放走一些已被策反的党员,让他们充当"暗桩",暴露更多同志的行踪。

危急时刻,地下党员李维嘉在一个小女孩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可能已经暴露。

原来,他的身份早被叛徒任达哉出卖,如果此刻回家,无异于自投罗网。

李维嘉果断转身离去,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暂时躲过一劫,可战友们仍处在危险之中,他必须赶紧通知其他同志转移。

令他悲痛的是,有的同志没能及时撤离,他们就是为了坚守阵地、完成党交代的任务而英勇牺牲,而另一位同志刘镕铸则凭着机智,成功避开了追捕。

但形势正在急转直下,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冉益智不幸落入敌手,经不起酷刑,很快叛变。随后,市委书记刘国定也变节,冉益智交代出川东临委的整个领导班子和《挺进报》的地下党员名单,刘国定则出卖了更多的重量级人物,如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钱瑛等。

仅仅几个叛徒,就让党组织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133名党员被捕,其中县级以上干部40人,而徐远举还在继续利用这些叛徒充当"暗桩",伺机一网打尽其余同志。

危难当头,李维嘉临危受命,留在重庆坚持斗争,他冒着随时被捕的巨大风险,孤军作战,时而潜伏、时而现身,搜集情报、营救同志,让军统视他为心腹大患、竭力通缉。

在渣滓洞和白公馆,许多共产党员遭受惨无人道的摧残,但他们大多数宁死不屈、坚贞不渝,江姐等女烈士临刑前昂然高唱《国际歌》的英姿,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待到风头略过,李维嘉与刘镕铸再次出击,深入虎穴,化身潜伏的"鱼",在敌人的大网中穿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而叛徒们的下场则极其凄惨,任达哉本以为向敌人求荣,却落得个被蛇咬的下场,1949年11月27日,他被国民党当作弃子,毫无价值地枪决在渣滓洞,死得不明不白,而刘国定、冉益智也没能逃脱人民的审判,都在解放后伏法。

在那个生死考验的年代,重庆的地下斗争史写满了殉难和叛变,写满了血泪和丰碑,枪声曾经鸣响在嘉陵江畔,先烈的鲜血曾将山城染红,他们或慷慨赴死,或浴血奋战,谱写下悲壮而雄浑的史诗。

烈士的功勋永世长存,叛徒的骨头永世遗臭,惟愿后人常思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崇高品格和坚定信念,让"红岩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谱写下感天动地的悲壮篇章,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他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甘洒热血的情操,激励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去做革命的接班人。

而叛徒的可耻告诉世人,背叛是最大的污点,变节是最深的堕落,革命是严肃的事业,需要坚定的立场,需要刚强的意志动摇、迷茫、叛变,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0 阅读:86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