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寿命远长于后面的大一统王朝?

零零说史 2025-04-01 20:37:07

以宋国为例,宋国至灭亡时已传34君,享国829年。被宋国吞并的曹国,此前也活了559年。另一个被宋国灭的滕国,自公元前1046年立国始,已经存在了750年。先秦诸侯国国祚超长待机稀松平常。

更长的比如薛国,据说起源于夏禹时期的奚仲获封薛地,至灭亡时存在了1500年左右。其他有代表性的中型诸侯国又比如陈国存在了568年,蔡国存在了599年,皆超过了任何后世大一统王朝的寿命。

最典型的是秦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得封诸侯国算起,至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已存在了549年,算上更早的秦非子养马获封的附庸国时期则已立国了684年,但秦在统一六国成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只延续了区区14年,八百年咸阳被夷为平地,千年秦国贵族接近生物学上灭绝,关中之民被楚人屠得尸山血海,几百年统一战争积累的财富、褫夺的战利品被愤怒的关东人抢掠一空,超过诸侯国时期任何一次战争的影响。

不只是地方诸侯国活得长,在秦朝建立大一统统治之前,分封立囯的周朝存在了800年左右,商朝存在了600年左右,但在秦统一后,再也没有如此长的王朝跨度,唐、明、清、西汉皆仅传200多年,两宋、东汉各传100多年,秦、隋、元朝及大多割据政权则不足百年国运。即使把东西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南北宋(960年—1127年,1127-1279年)加起来,国祚也仅分别为405年、379年,在大一统王朝中已为最寿,比不上陈、蔡、沈国这种随机一个春秋小国的国祚。

但放眼中原王朝以外,类似于周、商和先秦诸侯国的超长待机则非常常见,东罗马帝国存在了1000年,算上罗马帝国和城邦时期则更长,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今天的德仁天皇和1700年前的应神天皇血统上也没有多大区别,处在伊朗高原四战之地的安息帝国、萨珊波斯也都各有400多年的国祚,阿拔斯王朝存在了500多年,奥斯曼帝国存在了600多年,就连毗邻中原王朝的高句丽王朝被唐高宗灭亡时也已经存在了700多年。

和中原王朝的古代帝王动辄希望囯祚永传、动用每一个肌理和毛孔追求稳定的强烈愿望相比,这种频繁的改朝换代现实提供了强烈的反差,剪除分封而设流官、铲灭基层自治而编户齐民的大一统皇权对帝位的长久甚至起到了严重负面作用。

黄仁宇有一个观点,大意是大一统郡县时代好像皇权无限,其实大部分的威权流于矫揉造作的仪式装饰,其基础本身十分薄弱。即在近代化财政革命以前,本质上所有gov就是小gov,皇帝再有能耐也只是在一个本就极度脆弱的小农经济里拿走一点点成果,皇帝自己的穷奢极欲和古代东方大囯这一个巨型社会的总财富比起来不值一提,时不时还有宋仁宗这样吃羊都要顾虑、身体力行节俭的私德在线的好皇帝,更有王安石、雍正帝这样心系社会效率的“改革家”。但现实是,所有大一统王朝的宿命居然皆是持续性发生的全社会总崩溃、从头到尾的饥荒和农民起义、而通通活不过两三百年。

即相比于“我下级的下级不是我的下级、领主的人力不是我的人力”的西欧封建国王,中原君主本身能触手无限长地以全社会的小自耕农作抽税的对象,似乎已努力在层层极尽榨取,但到达中枢的财政的收入仍然极为微薄,行政极为低效,剪除自冶的同时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为零,各种严刑峻法也只能有选择性地以杀鸡儆猴的方式执行,并稳定地二百年左右发生一次改朝换代,饥荒战乱遍地,皇帝被杀全家,人口腰斩,这方面几乎成了世界孤例(是的,其他地方不这样)

秦统一前后的剧烈不同,有容错率的、以点爆发的局部社会危机往往变成整个面的全社会危机,无限的权力成为回旋标到皇帝头上的反噬。皇帝们最害怕的,席卷全社会的农民战争依然是秦大一统后的特色,三代时期并不存在席卷全社会的农民起义,欧洲在近代才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但规模上和古代中国的全民参与、人人争做张献忠和朱88的吃鸡依然差距巨大。

不只是现代人觉得先秦分封、诸侯国林立生态相比大一统王朝有可取之处,在古代社会也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王夫之就说“秦、汉以降,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囯祚所以不长也。”即秦汉以后的大一统郡县王朝,寿命皆不如商周,郡县制甚至违逆天子本人的利益。怀念夏、商、周甚至成了古代民间到官方文人的一种共识和寄托,夏、商、周被称为“三代”,三代所提供的非大一统皇权愿景,不仅关系对轻徭薄赋小国寡民的民生寄托,即使对于皇帝本身也是有利的。

王船山说:“伯统裂,天下溃,三代之道法坠地而不复修”,哀叹再也回不到三代的道法人伦,黄宗羲认为:“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王阳明认为“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唯三代之治可行。”,作为赤裸的既得利益者,却认为当今在内的三代以后的社会完全没有资格和三代相比。

“三代之下未有不仕而富者”,即在夏、商、周之后,天下本身成了帝王的私产,警惕和打压富商巨贾,普通人不可能通过权力以外的手段致富,经商的财富仍然是无根基的财富,否则从富可敌国到被抄家夷九族就是皇帝一念之间的事,只有靠体质庇护才能保全一点财产。所以明朝晋商和江南大户有了钱都是投资子女科举、做题、买官。否则即使挥霍掉也不指望家财能传承而不被官府掠夺。

皇帝乐意被比作三代之君,恐惧被比作暴秦。海瑞上治安疏,用三代之治拷打嘉靖皇帝“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朱国桢点评君主德性,特意强调“三代以下”,认为三代以后才有比烂的空间,乾隆帝禅位时自我评价,通过自吹自擂为三代级别的贤人来拉高身位,“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

先秦社会固然没有文人充作的标杆图画那样那么美好,也有如商朝也有人祭血腥原始的一面,夏朝具体形态如何仍不得而知,大多数三代的描写都是基于周世的分封形象,不过确实和秦统一后的社会形态存在质的差异,以至于成为大一统流官治下人们一种黄金时代一般的愿景,不断与时下猛于虎的厉权形成比照。

0 阅读:175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11
2025-04-02 10:56

人太多,利益分配就会出问题。

没有资产的我欠了2百万

没有资产的我欠了2百万

6
2025-04-02 10:13

交通通讯问题

用户24xxx28

用户24xxx28

6
2025-04-02 20:38

民众文化程度越低,朝代存在时间越长。古代欧洲农民的文化程度比我们低太多了

境·界

境·界

6
2025-04-02 22:53

其实是压迫人民的力量和架构的问题。首先封国越多,压迫下层民众的武力越强大。民众实力上很难击败有钱有粮有兵的地方封君,即使能斗得过一个,也会立刻被其他的封君分食。实际上周朝就只能是几千个封君之间的游戏。玩了几百年,剩的越来越少,最后被秦终结了

Dairus1

Dairus1

4
2025-04-02 20:47

三代的分封如现在美国的联邦制? 高度自治?小国管理?

上刀

上刀

4
2025-04-02 14:20

个人觉得还是兼并的问题。

风的铃铛 回复 04-02 14:58
根本原因是人口多的问题,千里无鸡鸣是形容战乱的,但这在三代是正常的。

安顺1991

安顺1991

3
2025-04-02 23:57

夏商,西周时期的人口数量肯定是极少极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具的出现,生产力的提升,人口开始出现爆炸,众多的诸侯国肯定会爆发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战争,到最后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必然趋势,至于后世王朝不能超过300年,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提升了,但是生产资源(土地)确是有限的,当人口增长到6000-8000万时,再加上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肯定会爆发农民起义

简。

简。

2
2025-04-02 18:02

偷换概念?国家政权的更替和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能够挂钩吗?大一统王朝的政权更替不过是内部利益集团的重新洗牌而已,但是先秦诸侯国被灭就是真正的连族名和文化传承都没了。如果不是秦朝的大一统,那么后面的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还有蒙元后金这些汉人早就灭族了。

一意

一意

2
2025-04-02 23:12

因为皇权失去了制衡,贪婪地占有一切,毁灭一切,这么搞是不可能长久的。

零零说史

零零说史

欢乐是带给大家的,大家开心我就开心,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