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的商业舞台上,有一位传奇女性周莹,她打破了诸多传统,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存在。她不仅凭借自身能力获得一品诰命夫人的封号,还广施善举,深受百姓爱戴。可也有人质疑她的动机,认为她的大方是为博名声求政治支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周莹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成功。她打小就聪明伶俐,被长辈许配给陕西泾阳的富家子弟吴聘。婚后日子安稳,还生了个女儿,可女儿一岁夭折,短短三年,丈夫和公公又相继去世,吴家失去继承人与顶梁柱。年纪轻轻守寡的她,没选择再嫁,而是毅然挑起管理家族商业事务的重担。 刚开始,周莹对经商一窍不通,面对家族巨债和复杂的盐业生意,心里犯怵。但她有股子狠劲,一边学管理知识,一边精心谋划。她仔细审核每一笔账目,毫不懈怠。在经营中,她对农民实行宽松政策,降低租金,提供住所,签订采购合同保障货源。还推出参股制,让员工参与经营,这使得企业资金流转顺畅,员工积极性高涨。 有人说周莹不懂经营,只靠一些手段维持生意,可实际上在她的努力下,吴家生意从困境中恢复,还拓展了产业领域,从蚕丝、棉花、棉布到药材、茶叶等。1900 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西逃到陕西,问周莹是否有丈夫,周莹如实说守寡十四年,慈禧惊讶之余对她产生兴趣,因两人性格都坚韧,一个掌管朝政,一个商场叱咤。慈禧给她护国夫人匾额,还收她为干女儿,可周莹不为所动,一心扑在事业上。 第二次《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捐了大量白银,获一品诰命夫人封号,打破女人靠男人得此封号的传统。清朝末年教育机会少,周莹自掏腰包建莹华学堂,不收学费,贫困生还能免费拿教材领生活费,她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贼。陕西闹旱灾,她开仓放粮,组织打井找水源。国家修铁路缺钱,她也慷慨解囊。 周莹做慈善不仅给钱给物,还教穷人手艺。比如她曾帮助一个乞讨老头,不仅给钱,还让老头孙子学手艺,几年后孙子能自食其力还孝顺母亲。也有人说她做慈善是为了名声,可她的善举实实在在帮助了很多人。 一次谈生意,有商人故意刁难,想试试她的能力,没想到周莹轻松化解难题,还指出对方生意漏洞。周莹一辈子没亲生子女,过继了一个儿子,把大部分财产传给他,还留一部分做公益。1911 年,周莹突然眩晕摔倒,卧床不起,遗嘱中还交代继续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 她去世时,追悼会场面盛大,送葬队伍排出去好几里地,很多受她帮助的百姓自发送行。可吴家却认为她没给吴家生孩子,不配和丈夫合葬,最后她被埋在吴聘墓地旁空地,墓碑简陋。在她去世后几年,财富很快被败光,过继儿子没学到她的经商本事,家业衰败。但有个曾受她资助的学生,多次去她墓前祭拜,还四处讲她的故事。她的一生,虽有争议,但她的能力和善良,值得铭记。
在清朝末年的商业舞台上,有一位传奇女性周莹,她打破了诸多传统,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存
景云来说事呀
2025-04-01 19:05:2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