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某小区,近期发生了一起邻里纠纷事件,闹得是沸沸扬扬。而事件的核心,是住在

陈娜来说事 2025-04-01 18:50:04

福建福州某小区,近期发生了一起邻里纠纷事件,闹得是沸沸扬扬。而事件的核心,是住在 17 楼的阿明和曾住在 16 楼后买下 18、19 楼的阿华之间的矛盾。 先来说结论,阿华的行为很可能已经构成违法,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慢慢道来。 阿明愁眉苦脸地向媒体求助,他称自己被恶邻搞得生不如死,还连累了其他邻居。阿明住在 17 楼,有一天 16 楼的阿华气势汹汹地敲开他家门,质问他为啥半夜制造各种噪音,一点公德心都没有。阿明一头雾水,他和妻子可不是夜猫子,阿华说的那个时间,他们夫妻都睡得正香呢。阿华却一口咬定是阿明的儿子干的,阿明气坏了,回怼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儿子干的了?我儿子才 11 个月,路都走不稳,怎么可能拉动椅子? 两人不欢而散。 此后阿华还是每晚被楼上莫名的噪音吵得辗转难眠,多次找阿明沟通,阿明始终不承认噪音来自他家。阿华怒了,因为不差钱,他想出了报复的办法,直接买下了阿明楼上的 18 层和 19 层,并搬了上去。他心里想着:你住我楼上让我不好过,那我住你楼上也让你尝尝这滋味。 从这之后,轮到阿明睡不着觉了。他经常被楼上的各种噪音折磨,不是打球声,就是挪桌椅板凳的声音,还有穿着木屐走来走去的声音。而且这噪音大得离谱,不光 17 楼的阿明苦不堪言,就连 10 楼的业主都被吵得受不了。 阿明找了物业和社区去跟阿华沟通,可阿华矢口否认噪音是他制造的。记者去居委会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说去阿华家敲门没人开,打电话也不接,毫无办法。在阿明看来,阿华这明显是做贼心虚,他为啥突然买下 18、19 楼,从自己楼下搬到自己头顶,不就是为了报复嘛。但阿明发誓,阿华住 16 楼时那些噪音真不是自己家弄出来的,可阿华现在每晚一两点不睡觉,就为了整自己,这一持续就是 5 年,让他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好,都快崩溃了。 终于联系上阿华了,可他跟当初的阿明一样,一口咬定自己没制造噪音。 看似阿华不承认是他制造噪音,可如果阿华真是无辜的,那他为何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报复行为呢?这看似矛盾实则有迹可循,因为阿华之前深受噪音困扰,在沟通无果后,他可能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才出此下策。 我们再来从法律角度分析分析。《民法典》第 288 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阿华因怀疑 17 楼制造噪音而购买 18、19 楼并制造噪音报复,这明显违背了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即便阿明之前因为沟通问题引发了矛盾,阿华这种报复性制造噪音的行为,也违反了相邻权的保护义务,构成了对相邻权的侵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 61 条规定,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阿华在 18、19 楼故意制造的打球声、木屐声等噪音,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生活噪音的范围,属于家庭场所活动中的不合理噪音。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音量,导致 10-17 楼的居民都受到了干扰,违反了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有人可能会说,说不定这噪音真不是阿华弄的呢,毕竟有时候住在顶楼也能听到楼板上传来板凳拖地的敲击声。但即便阿华否认制造噪音,如果能通过分贝监测、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他的行为与噪音之间的关联性,那他还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8 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阿华被证实故意制造噪音干扰阿明及其他邻居,那就构成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就算他否认,公安机关也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噪音监测记录等证据来认定事实,并依据法律进行行政处罚。 从现象扫描来看,小区内 10-17 楼居民长期受噪音困扰;异常捕捉到阿华在与阿明产生纠纷后,买下 18、19 楼并出现楼上噪音的情况;归因分析得出很可能是阿华在报复阿明。 如果情节严重,比如像这样持续了 5 年,还可能涉及《民法典》第 1165 条的侵权责任,阿华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要是阿华主张自己无辜,他应该通过专业的噪音检测、监控记录等证据来证明自己。邻里之间的纠纷还是应该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千万不能像这样激化矛盾。 信源:大风新闻 2025-3-28

0 阅读:56
陈娜来说事

陈娜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