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蒋介石得知戴笠的儿子戴藏宜被枪毙,当即命令毛人凤把戴的后人接到台湾。蒋介石接见了母子三人,照片上右一为戴笠儿媳郑锡英,左一为戴笠长孙戴以宽,蒋介石前面站着的是戴笠小孙子戴以昶,看似慈祥的照片上,背后却另有深意! 照片中蒋介石“亲切”的把戴笠的小孙子搂在怀中,看起来颇有一种慈祥的感觉,而戴笠的儿媳和长孙则是规规矩矩的站在他身边。 蒋介石和戴笠一开始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戴笠在军统的地位越来越高,蒋介石就想分走他的权利。 蒋介石往军统空降了几个人,他想尽快把戴笠的权利分走,但是没想到戴笠的态度也会如此强硬,他派进去的几个人根本没有占到有用的位置。 这对“老搭档”的争斗没有显现在表面,毕竟谁也不想让其他人再成插一脚,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注定没有结果,因为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了。 戴笠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也没能得到蒋介石的庇护,好在他们靠着戴笠留下来的钱财过得还不错。 虽然戴笠是位高权重的军统大人物,但像他这样的大人物却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戴藏宜,父子两个无论是长相还是脾气都如出一辙。 戴藏宜的母亲是戴笠的原配夫人,这个夫人在戴家的存在感很低,不过在她生下戴藏宜后,她也算是有了依靠。 因着是戴笠的独子,所以戴藏宜就是家中的小霸王,戴笠常年在外面工作几乎很少回家,他每个月按时往家中打钱,而这些钱也全都被用在了戴藏宜身上。 戴藏宜被长辈们宠的不学无术,他不喜欢读书,连学堂都很少去,在家人的要求下他勉强把小学上完,后来就被戴笠接到了上海。 戴笠虽然不喜欢原配,但对这个儿子却是十分重视的,毕竟这可是他唯一的孩子,戴笠把小学毕业的儿子送到了大学读书,等他毕业后戴笠自然会给他找一份好差事。 可即便有戴笠在身边看着他,戴藏宜也丝毫不听话,他大学还没上完就回家担任了一系列差事,有戴笠在背后给他撑腰也没人敢给他脸色看。 不过戴藏宜在家中工作还是有好处的,因为他能帮戴笠解决很多曾经的仇人,冲着他为父分忧的这个想法,戴笠对他就格外疼爱。 戴藏宜在家中设立了无线电台,他还培养了很多通讯人才,他私设的这个通讯设备也在日后成了军统地下联络点之一。 戴笠对这个儿子的印象只有不学无术,挥金如土,喜欢排场这几个印象,等他回老家参观的时候,戴藏宜还组织了一场表演,这场表演也彻底笼络了戴笠的欢心。 戴笠觉得父子之间果然是有相通点在的,虽然戴藏宜文化不高,但他还是很有艺术天分的,于是在戴笠的安排下,戴藏宜就加入了军统。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戴笠在培养戴藏宜,而戴藏宜也想借此机会爬的更高,但没想到,戴笠竟会走的这样突然。 戴笠走后戴藏宜的日子也艰难了许多,后来随着全国解放,戴藏宜直到以自己的过往经历很难逃过处罚,于是他就准备带着妻儿潜逃。 他刚逃到半路就被人发现身份,不过戴藏宜趁着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他再次带着妻儿潜逃,最终的结果就是不管他怎样潜逃,还是会被人们发现。 其实只要戴藏宜好好服从改造他也就不用死了,但戴藏宜偏不,他表面上是虚心认错的表情,但实际上他已经做好了去往台湾的准备。 这次被捕后戴藏宜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他手上沾的有无辜百姓的鲜血,加上三番五次逃脱制裁,最终戴藏宜被执行枪决。 戴藏宜死后,他的妻儿就没了靠山,蒋介石得知后急忙接他们来台湾定居,其目的并不单单是好心。 蒋介石想借此机会证明自己的宽宏大量,也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和戴笠的死没有关系,但最终飞往台湾的只有郑锡英和两个儿子,她还有一个儿子留在了大陆。 为了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对老部下的家属有多么宽厚,蒋介石对他们母子三人十分不错,因此郑锡英和两个儿子的生活还算是比较安稳。 信息来源:王萍编著,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们,台海出版社
1958年,71岁的蒋介石终于答应见张学良。11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在大溪,
【6评论】【36点赞】